《咸陽·秦都咸陽城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在咸陽市秦都區東北10公里,長陵火車站附近窯店鄉牛羊村北二道塬上。其遺址范圍:南至渭河岸,北至咸陽,原東至窯店三義村、西至渭城村。
咸陽也叫渭城、新城,是我國著名古都之一,位于陜西省渭河北、關中平原之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秦孝公用商鞅,在此設咸亭、陽里,以后孝公將二者合為一,稱咸陽。《通鑒輯覽》記載,周顯王姬扁十九年(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徙都咸陽。從秦孝公十二年至秦二世嬴胡亥三年(前207年)和坐了兩個月皇帝的嬴子嬰為止,歷143年之久,咸陽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人口在100萬以上,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咸陽自漢唐以來,名稱曾有更改,漢滅秦后,在劉邦元年(前206年),即改咸陽為新城,西漢武帝劉徹時改咸陽為渭城,西晉改咸陽為靈武,后趙改咸陽為石安,前秦設咸陽郡(治今咸陽長陵),北魏并咸陽于涇陽,隋改涇陽為咸陽,又復并入涇陽,唐高祖李淵恢復咸陽之稱,唐武則天改咸陽為赤縣,元一度將咸陽并入興平,旋即恢復,明移咸陽治于渭水驛(即今城區秦都區所在地)。
咸陽,有秦王古陵,如秦惠王、秦武王等墓葬。有西漢諸陵,如漢高祖劉邦的長陵,漢惠帝劉盈的安陵,漢景帝劉啟的陽陵,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漢元帝劉奭的渭陵,漢成帝劉驁的延陵,漢哀帝劉欣的義陵,漢平帝劉衎的康陵,高后呂氏之墓。此外,唐武則天之母順陵也在咸陽,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李芮墓也在咸陽,秦大將白起墓也在咸陽。
咸陽宮殿林立,多達270所之多,最大而最負盛名的阿房宮就在這里,由臨潼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涇渭二川流入宮墻,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偌大的宮室,被霸王項羽付之一炬,成為焦土。除阿房宮之外,還有諸如咸陽宮、信宮、六國宮(秦亡一國,置一國之宮于咸陽)、蘭池宮以及以遠的長楊宮、萯陽宮等。《呂氏春秋》改一字者懸賞千金,也是張貼在咸陽之城門上。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年)銷兵器鑄5丈高金人12尊立于咸陽城門口。嬴政三十四年(前213年)焚詩書百家語者,也是在咸陽。此外,這里有六朝石獅、元代石碑、明代鳳凰臺、千佛塔等文物。
近年來,在咸陽北阪秦宮遺址等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秦都遺址中1號、2號、3號宮殿,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其中有秦代車馬壁畫、始皇統一六國的詔版、龍鳳空心磚、石柱礎、六國貨幣等,都是非常珍貴的考古實物。
上一篇:《咸陽·彬縣·秦苻堅墓》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乾縣·章懷太子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