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七年 (1450年) 十二月初九,年僅39歲的多爾袞,在塞外喀喇城狩獵時因 “風疾” 突發(fā)而死。這位清初的太上皇,清朝統(tǒng)一全中國的實際領導人一死,他的政敵,甚至包括順治皇帝就開始清算他的罪行了。
順治八年 (1451年) 正月,順治帝下詔攝政王木主祔于太廟,廟號成宗,追尊為懋德修道廣業(yè)定功安民立政誠義皇帝,到二月便宣示其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寶等圖謀稱帝的罪證。后經(jīng)百年,到乾隆時又予平反,恢復名譽。辛亥革命時的志士仁人,為推翻滿清又對多爾袞大加揭露鞭撻,使多爾袞這個歷史人物的評價反反復復。多爾袞生當滿族崛起的時代,努爾哈赤在世時,他尚年幼,皇太極時代,他已是一言九鼎的親王了,他從民族利益出發(fā)捐棄與皇太極爭帝位之嫌,草創(chuàng)了初步的封建政體,賓服了察哈爾部,拆散了明與李氏朝鮮的聯(lián)盟,為清朝勢力的壯大建立了功勛。在明清遼西決戰(zhàn)中,他親臨前線,取得決勝。皇太極死,他最有條件謀得帝位,但他從民族利益出發(fā),放棄了自立的機遇,避免了一場滿洲貴族的內訌。在李自成攻占北京時,他不失時機進占北京,奠定了清朝一統(tǒng)全國的大業(yè)。進關以后,他因明制,以漢治漢的策略是英明的,卓有成效的。
但多爾袞一生樹敵甚多,功高震主。他的一切措施都是為著維護滿清貴族的利益,入關以后施行剃發(fā)、易服、圈地、投充、思想禁錮等政策是野蠻落后的。他對漢族人民實行的殘酷殺戮,給人民心理上留下嚴重的創(chuàng)傷。他的私生活過分淫亂,也成為損耗身體、釀成統(tǒng)治層內部矛盾的禍根。
沒有多爾袞,就沒有清王朝270年的統(tǒng)治。
上一篇:《夔東十三家軍》清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多爾袞定鼎北京》清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