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臨潼區·華清宮》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臨潼區驪山鎮驪山北麓、城區之南。華清宮歷史悠久,這里的溫泉,始發現于西周。周幽王姬宮涅時,曾建驪宮于驪山。秦始皇嬴政時,作信宮于渭南,道通驪山,在此砌石起宇,名曰驪山湯。傳說秦始皇駕游驪山,見一女子,近前調戲,豈知她是神女,吐唾液于始皇之面,面部立即生瘡,始皇哀求神女饒恕,神女以此地溫泉水洗之,很快愈痊,故又稱神女湯,或曰神女溫泉。漢武帝劉徹時,以秦湯之基,大加修葺,人稱離宮,唐詩人張籍《華清宮》詩云:“溫泉流入漢離宮,宮樹行行浴殿空。武帝歸時人欲盡,青山空閉御墻中。”這里所說的御墻、漢離宮,即指此也。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四年(569年),大冢宰宇文護在此大造皇堂石井,以開發此處溫泉。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583年)在此增修屋宇,廣植松柏,再次擴建溫泉。唐高祖李淵武德初年(618年)在此建修文館,武德九年(626年)改名弘文館,又稱昭文館。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八年(644年)在此營建宮殿,名曰湯泉宮。唐高宗李治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溫泉宮。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六年(747年),大肆擴建,治湯井為池泉,環山列宮室,并在宮室周圍修筑羅城,背山面渭,北門曰津陽門,門外左右即弘文館,東西對稱。與津陽門相對的北繚門,其外又有左右講武殿。弘文者,為講授經典、校讎書籍、制詔施令之所;講武者,為講習武事之所,玄宗曾在驪山北,渭水南調閱20余萬兵馬,顯示盛唐時之國力軍力。羅城之南門,便在今驪山老母殿所在地,南門在山上,北門在山下,上下呼應。在玄宗把羅城建成后,即改名曰華清宮。今稱華清池者,即以華清宮之名民間演義而來。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十一月,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楊國忠為名,在范陽起兵反唐,十五載(即唐肅宗李亨至德元年,大燕安祿山圣武元年,756年)春正月,安祿山僭號,自稱大燕皇帝。六月入潼關,玄宗接受楊國忠建議,出延秋門向西避難于蜀。秋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屬縣)即帝位,尊玄宗為太上皇。秋八月,安祿山占領唐都長安,燒毀玄宗在臨潼的華清宮,遺留有北魏雍州史元萇撰寫的《溫泉頌》碑、北魏三道士石刻造像。五代時,晉高祖石敬瑭天福(936—942年)時改為靈泉觀,為道士所居。清圣祖玄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西巡駐蹕華清宮,因此大加修葺,今存建筑多為清代這次所建。
回溯唐代華清宮,規模非常宏偉,湯井池臺和殿宇皆極輝煌,宮有4樓、5湯、6門、10殿之偉觀,羅城圈圍宮外,宮外置百官邸第。玄宗每年十月攜帶貴妃和百官到此過冬享樂,歲盡方去。玄宗以九龍殿供其寓沐,作蓮花湯,安祿山未反唐前曾獻漢白玉蓮花置之池內,這是蓮花湯名稱的由來。又稱御湯,專供皇帝沐浴,正名曰九龍湯。封建社會稱皇帝為真龍天子,有九五之位,故有九龍湯之名。民間傳說,關中大旱,玉皇大帝命老龍領八條小龍去治水,旱情始解。過了些年月,旱情又臨關中,影響了玉帝的供奉,玉帝一怒之下,將八條失職的小龍與主管的老龍予以“處分”,將八條小龍壓在玉堤之下,并在兩頭分別壓以晨旭亭和晚霞亭,使之早晨到晚上,日夜口中吐清流為民灌田;又將老龍壓在小龍之上的龍吟榭處,以看管眾小龍免得“失職”。除御湯外,特為貴妃楊玉環修就芙蓉湯,又名海棠湯,今已發掘原地遺址,俗稱貴妃池。
楊貴妃者,名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為蜀州司戶楊玄琰的女兒,生于玄宗開元七年(719年),生性靈妙,資質聰穎,花容月貌,并懂音律,擅長歌舞,被選入宮。玄宗天寶四載(745年)八月被封為貴妃。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載(755年)41年間,曾36次駕幸華清宮,楊貴妃在這里居住長達11年之久。在華清宮中除有貴妃池外,還有為貴妃而植的貴妃石榴(樹齡1200年),有她浴后觀景晾發的晾發臺、梳妝臺和玄宗的寢處飛霜殿,有玄宗和楊貴妃“私盟”的長生殿。長生殿的故地,在驪山西繡嶺第三峰朝元閣附近,即今老母殿之附近。不是安史之亂,華清宮中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還不得結束,安祿山進長安,猶如楚霸王進咸陽一樣,“付之一炬,可憐焦土”。
解放后,1956年人民政府對華清宮遺址整理修浚,沿用古名,正門向北,曰“津陽門”,入門有廣場院落,翠柏成蔭,鮮花怒放。西折而為九龍宮,有九龍口、九龍湖,湖北有飛霜殿;湖東北有宜春殿;湖西北有流香殿;湖西有海堂湯、蓮花湯、九龍湯,緊挨湖有石舫,舫首兩龍并列,形似龍舟浮于水面,頗有躍躍欲行之勢;湖南有晨旭亭、晚霞亭、金頂赤柱,狀如兩翼;上乃龍吟榭、榭西太子湯;湖東有宜春閣。由九龍池折東有香凝池、大眾池,對面有禹王殿、南越花圃、入洞門,有飛霞門、望湖樓、阿房臺、白蓮臺、船亭、荷花池(原稱之貴妃池)、五間廳、碑亭(置北魏碑三座),桐蔭軒、棋亭、望河亭。其西有唐代宮殿浴池遺址。棋亭之南有昭陽門,棋亭之北有飛虹橋,過橋有開陽門。出門,為東花園,乃唐宮之宜春亭、觀鳳樓、斗雞殿、舞馬臺、大球場、東瓜園、椒園之所在。
華清池,碧波蕩漾,桃紅柳綠,風景秀麗。主要溫泉,建國后作了一次科學測定化驗,溫度達攝氏43度,水中含石灰9‰,碳酸鈉3.28‰,碳酸錳1.59‰,硫酸鈉3.9‰,氯化鈉2.608‰,二氧化鋁0.2‰,其他有機物質0.2‰,含這些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能治療關節炎,風濕病、皮膚病、癱瘓、肌肉痛、消化不良等諸癥,附近療養所林立,華清宮自古至今,美名歷世不衰,沐浴、醫病、瀏覽、觀光的中外游人絡繹不絕。1991年又修建了華清宮陳列館,更給這里增色不少,錦上添花。
華清宮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清池為國家5A級旅游景點之一。
上一篇:《渭南·華陰·華岳廟》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渭南·韓城·司馬遷祠、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