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中南海·皇家禁苑帝后遺事
中南海與北海相連,明、清時統稱為西苑或西海子,是皇家的禁苑。明代后期按地域分為南海、中海、北海,南海與中海以蜈蚣橋為界,中海與北海以金鰲玉蝀橋為界,又合稱三海。民國以后,才分為中南海和北海。中南海的營建以康、雍、乾三朝為主。清代,這里是皇家的專門避暑之地。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重修西苑竣工,中南海又成了慈禧聽政、游樂之所;民國初曾在這里設總統府;四十年代末以后又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所在地。
中南海是清代皇室大力營建的皇家御苑,自然留有許多帝后生活的傳說故事。
香妃與寶月樓
寶月樓即現在中南海的正門——新華門,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上下各七間,是一座琉璃瓦頂、雕梁畫棟的兩層明樓。1913年,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登基做了皇帝,便改中南海為新華宮,寶月樓為新華門,并一直沿用至今。
乾隆在其《御制寶月樓詩注》中說建造寶月樓是因為“瀛臺皆前明所建,惟南岸向無殿宇,故為樓以配之”,又說“樓臨皇城,俯視可見長安門朝騎”。而在傳說中,乾隆建寶月樓卻與他的寵妃——香妃有關。
香妃實為容妃,是新疆回部阿里和卓之女,傳說她遍體異香,故稱香妃。其父阿里和卓為回部第二十九世。乾隆二十三年,容妃的叔父和堂兄配合政府軍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容妃一家受皇帝賞賜并從此定居京師。乾隆二十五年,容妃入宮且被封為和貴人,因得乾隆寵愛,很快被晉封為容嬪、容妃,“后宮三千,無與倫比”。
相傳容妃入宮后,深居宮禁,常常思念故鄉。乾隆得知,就命人建了這座寶月樓,此外還將新疆回民遷來一部,在寶月樓對面建房而居,稱回子營;還建了一座清真寺叫望月樓。每當容妃思鄉之時,乾隆就和她一起登上寶月樓,眺望回子營,仿佛又回到了故鄉。因此,這寶月樓也被稱為“望鄉樓”。乾隆還曾賦《寶月樓詩》一首:“冬冰俯北沼,春閣出南城。寶月昔時記,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祿,鏡影大光明。鱗次居回部,安西系遠情。”今天,乾隆建寶月樓的動機已無從查考,但肯定不是為香妃所建,因為香妃在寶月樓建成兩年后才入宮。但她確曾在此居住,死后,遺物還一直存放、陳列在寶月樓上。光緒年間,慈禧偶登寶月樓,見里面一面大鏡子,映出對面香妃一幅巨幅畫像的秀美面容,慈禧十分嫉妒,便命人放火把寶月樓燒掉,謂之“掃除故舊”。現在的新華門明樓是光緒年間,慈禧垂簾聽政時重建的。
舉網得魚
瀛臺是南海中的一個小島,明時稱南臺,是明代修建西苑一池三仙山的瀛洲仙境,四面臨水,樓宇嵯峨。《邵遠平瀛臺侍直詩》說它“郁蔥玉樹映朱樓,太凈芳波凈不流,石磴參差環豹尾,牙檣溶漾引龍舟。鏡中臺殿晴逾碧,檻外峰鑾翠欲浮,扈蹕真疑三島近,無煥羽客詫瀛州”。足見瀛臺景色之秀美。
這里也是釣魚的好地方,康熙就常在這里釣魚。不過他這個漁翁和一般人不一樣,總是想和別人一起釣,于是就命令諸大臣“于奏事之暇”,“舉網得魚”。不過即使康熙皇帝,也命令不了水中的魚兒,所謂“舉網得魚”其實是由太監們事先捕好鮮魚,再分別用細絲將其系于橋畔,諸臣子過橋,提絲得魚,其寓意乃顯示君臣共享魚水之歡。
瀛臺泣血
作為人間仙境的南海瀛臺,因其四面環水,不便交通,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成了拘禁主持這次變法的光緒皇帝的所在。
光緒十五年(1889),十八歲的光緒皇帝已成年,開始臨朝親政。面對列強侵辱,江河日下的國家,作為一國之主的光緒,決心要有所作為,曾表示“絕不作亡國之君”。可是慈禧太后經過幾十年的垂簾聽政,在朝廷中廣置黨羽,握有重兵和實權,光緒的所謂“親政”,實際上是一句空話,帝黨與后黨之間的權力角逐自然日趨激化。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同時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壽終正寢,有識之士都認識到改變法度的重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多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圖強,走日本明治維新的道路。1898年6月11日,光緒毅然接受康、梁的變法主張,下詔變法。第一道圣旨就是在瀛臺簽發的,以后陸續下達變法命令有幾十道之多。不意光緒倚重的擁有新建陸軍兵權的袁世凱出賣了維新派和光緒皇帝,致使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運動失敗,光緒被慈禧囚禁在瀛臺。
瀛臺與勤政殿隔水相望,以板橋相連。光緒被囚后,橋被換上活動橋板,每日太監進送“御膳”時,臨時架起橋板,用后就抽去。慈禧還派心腹太監日夜看守,因此光緒只能永遠留在瀛臺之中。他曾寫下“欲飛無羽翼,欲渡無舟楫”的詩句以發泄心中的憂郁和憤悶。貴為天子的光緒想和心愛的寵妃——珍妃會面,有限的幾次都是靠心腹太監冒著生命危險在深夜拉船偷渡。到了冬季,海水凍結,可以踏冰而過。一次,光緒帶著小太監離開瀛臺,被發覺后,總管太監李蓮英立即命人鑿開冰層,以防光緒逃跑。光緒精神十分苦悶。從被囚到遇害,十年間每天除面對太監,就是面對汪洋一片。因此他常仰天嘆息:“我還不如漢獻帝!”
據野史記載,光緒三十四年,有人向慈禧報告說皇帝聽說太后生病面露喜色,慈禧憤而說:“我不能先爾死。”遂在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慈禧死前一天,派太監毒死了光緒。光緒臨死前還含淚用手指在空中劃了“斬袁”兩個字,帶著壯志未酬的一腔遺恨悲慘地死去。
紫光閣百名功臣圖
紫光閣位于中海西側、寶光門北,明武宗時叫平臺,高數丈,上建黃瓦小殿,可拾級而上,后改為閣,取名紫光閣。這里下臨射苑,早在明代,皇帝們就愛在此觀看跑馬射箭。文征明有詩曰:“日上宮墻飛紫埃,先皇閱武有層臺;下方馳道依城盡,東面飛軒映水開。云傍綺疏常不散,鳥窺仙杖去還來;金華待詔多頭白,欲賦長楊愧不才。”
清康熙年間,每逢八月十五也都在此靡集八旗的侍衛大臣比武射箭,優勝者還給以賞賜,賜金牌和銀牌,上面刻有“旌射”二字。
乾隆皇帝屢次征發邊陲,均告成功,為顯示其武功之盛、文治之隆,于乾隆二十五年下詔重修紫光閣,在閣內繪功臣圖,刻御制詩。這一年平定伊犁回部大勝,第一次繪制了大學士付恒及定遠將軍兆惠等一百名功臣圖于閣上,其中五十位由乾隆親自寫贊。乾隆四十一年,又平定了大小金川,于是再繪定西將軍阿桂、定遠右副將軍戶部尚書豐升額等百名功臣圖,置于閣內。此外還繪有伊犁、回部、兩金川全圖及描繪這兩次征伐的圖畫,還收藏著得勝靈纛及俘獲的兵器。
這以后,便形成一種制度,每逢正月十九,皇帝都邀集功臣前來,設宴款待,并開放紫光閣,共同觀覽功臣圖,以炫耀武功。
目連救母與七月十五放河燈
目連,亦作目犍連,是梵文Maudgalyayana的音譯,是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郊人,屬婆羅門種姓,受好友舍利弗之邀,率徒眾與舍利弗同赴竹林精舍,隨釋迦牟尼出家修行。
明鄭之珍根據《佛說盂蘭盆經》故事作傳奇《目連救母》,說目連一家行善好佛,但不幸目連的父親因病而逝,其母劉氏憤而不信佛,焚毀佛經,后遭報應入地獄,倍嘗苦楚,好像被倒懸著一樣,“盂蘭盆(梵文uuambana的音譯)”就是“救倒懸”的意思。目連不避艱險,決心要救出母親,于是去求釋迦牟尼超度。釋迦牟尼囑目連在中元日(農歷七月十五日)備百味果食供十方僧眾,以使地獄中的母親得以解脫。后來佛教徒常于此日(也稱“鬼節”、“餓鬼節”、“中元節”)廣設供果,以度地獄中的鬼親。民間也在這一天祭祖,祈禱冥福。后來還在農歷七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設盂蘭盆會,解脫鬼親之苦。
明清兩代,每逢中元節,皇室都在中海的萬善殿設盂蘭盆道場。萬善殿在中海東岸,與紫光閣隔海相對,明代叫崇智殿,又名蕉園,清順治年間改名萬善殿,內供三世佛像。從十三日到十五日,要在西苑三海放河燈,小太監手持荷葉燃燭其中,布列兩岸,數以千計。還用琉璃作河燈數千盞,置于太液池中。蓮花在佛教中象征西方的極樂凈土,是極樂凈土上開的花,放蓮花河燈自然是超度鬼親到極樂世界的象征。中流還要駕龍舟,奏梵樂,作禪誦,由瀛臺南過金鰲玉蝀橋,繞白塔山到五龍亭始返。
此外,還要齋供,放焰口。焰口是古印度傳說中的餓鬼的名字,《焰口餓鬼經》說它形容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火焰。放焰口一般在黃昏時舉行,念經、施食,以度餓鬼。
慈禧小火車
1885年到1888年間,因重修頤和園,慈禧多住在中南海的儀鸞殿,以之為寢宮,勤政殿為議政處所,北海靜心齋為臨幸別墅。李鴻章還專門為其在西苑內修建了一條輕便的鐵路,南起儀鸞殿近旁的瀛秀園門外,北至北海北岸的鏡清齋(即靜心齋),稱紫光閣鐵路。每日上午慈禧從儀鸞殿到勤政殿上朝,中午散朝后就偕同光緒皇帝及后妃、王公大臣,乘火車到鏡清齋吃飯、吸鴉片、睡午覺。因為慈禧迷信風水,害怕火車鳴笛會壞了皇城氣脈,因此這些火車行駛時一律不用火車頭,而是由太監在每輛車上拴上絨繩,挽繩牽引。《清宮詞》說“宮奴左右引黃幡,軌道平鋪瀛秀園;日午御餐傳北海,飆輪直過福華門”,對此進行了生動的描述。
當時火車是從法國進口,一共六輛,五輛呈進慈禧,一輛呈進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奕譞。李鴻章在西苑修鐵路,除討好慈禧外,用心可謂良苦。紫光閣鐵路建成于光緒十四年,是中國境內鋪設的第四條鐵路,此前已有同治三年英商杜南特在北京宣武門外鋪設的宣外鐵路、同治五年英商在上海至江灣鎮后又延伸至吳淞的淞滬鐵路、光緒三年開平煤礦鋪設的唐山至胥各莊后又延伸至天津的津唐鐵路,這些鐵路的鋪設無一不是為了經濟的動因。
光緒六年中俄關系緊張,清廷將原淮軍主將劉銘傳召至京師討論對策,劉銘傳認為應興造鐵路。劉的上疏發到直隸總督李鴻章手中,李鴻章頗以劉的意見為是,但卻遭到兩江總督劉坤一、內閣學士張家驤等的反對,兩派意見相持不下。幾年后,中法戰爭爆發,因為運輸不利,幾致失敗,李鴻章又趁此機會提出招商集股興造鐵路。光緒十三年,醇親王奕譞以總理海軍衙門事務的親王大臣身分與兵部侍郎曾紀澤共同上疏,力主修路以富國強兵,當即又遭到翁同龢等的反對,慈禧因之猶豫不決。李鴻章等意識到修路與否的關鍵是在慈禧那里,而慈禧又從未見過鐵路、火車,更沒有坐過,于是用進呈火車及修造西苑鐵路試車,來促使慈禧作出修路的決斷。建成通車后,慈禧果然大喜,對修鐵路也由猶豫不決轉為支持。光緒二十九年,慈禧前往西陵謁陵,還特意改坐火車呢。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承德之旅·避暑山莊·皇宮春秋
下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皇家苑囿帝王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