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上海之旅·豫園·點春有豫園
豫園是一座完美的古典園林,它處在原舊上海城中心區——安仁街十三號。
飽經滄桑逢盛世
豫園原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園,潘氏為“愉悅老親”,而請當時建園名家張南陽設計,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造此園,愉與豫通,故稱“豫園”。初建的豫園造型雅秀,古色古香。園內亭臺樓閣,池榭曲橋,假山疊翠,布置精巧,是江南庭園的代表之一。但好景不長,豫園屢易其主,歷有興廢。乾隆時,一些紳商發起恢復重建豫園,園成后改稱“西園”,原廳堂亭樓均易新名,成為上海各業商人集會之處。每月朔、望之日,官府派人來此向紳士宣講“圣諭”;逢到皇帝生日,商人們來此朝賀“萬壽”。此外,年逢干旱做道場祈神求雨,也在這里舉行。后隨上海淪為半殖民地,豫園幾度遭劫,風光如洗。
今天的豫園,是五十年代后修葺的,占地兩萬多平方米,園內設有樓閣亭臺、假山池沼等三十余景。其間以蜿蜒起伏的龍墻分隔為各具特色的六個景區,即大假山、萬花樓、玉玲瓏、內園、點春堂、湖心亭等景區。
從豫園大門進去,迎面就是一座宏偉寬敞的大廳,它的窗戶上雕有精美的稻穗、麥穗、黍稷和各種瓜果的花飾,這便是三穗堂。其后為仰山堂,曲欄回廊,別具特色。
往北不遠是大假山風景區,為豫園景色精華所在。大假山以二千余噸武康石堆砌而成,層巒疊嶂,幽谷深壑,氣勢磅礴,仿佛天造地設,鬼斧神工。大假山東面峭壁下的萃秀堂,堂前山石羅列,別有詩情畫意。
萬花樓景區在大假山東面。從魚樂榭到萬花樓一帶,有游廊、溪流、山石,且多庭院小景,耐人玩味。尤其是魚樂榭曲檻臨流,餌魚其下,可得莊周的濠上之樂。玉玲瓏景區包括玉華堂、會景樓。
園內東南一角的內園已成“園中之園”。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原名東園,屬城隍廟,為城隍神的“靈苑”。該園面積僅二畝余,但景物設置因地而宜,有山水池石,崇樓杰閣。宏偉的靜觀大廳高昂宏敞,還云樓、延清樓、觀濤樓與不系舟連成串樓。觀濤樓前面為湖石假山,峰石羅列,那些獅、猴、虎、鹿形狀的天宮石是經過千萬年的湖水沖擊而形成的。假山上多是羅漢松、紫薇、黃楊等老樹。青蔥翠綠叢中,掩映著雙層的聳翠亭。內園之南,近來又開辟“豫園曲苑”,移來原線業會館光緒十四年所建的古典戲臺,精雕細琢,為上海僅存的一座古典劇場。點春堂景區位于園內東北角。包括和煦堂、藏寶樓。該景區園亭軒敞,花木陰翳,泉水瀠洄,涓涓不盡。東面有雙層的快樓,坐落于雙洞之上,洞壑深幽,右側有抱云巖,奇峰突兀,瀑布湍急,如一險峰。
上海豫園點春堂
湖心亭景區是現在豫園外的一個景區,包括荷花池、湖心亭和九曲橋。這原是豫園的中心,而今景物雖存,卻無法與修復后的豫園“團圓”。
豫園造型雅秀,古色古香,夾在繁華的大都市里,顯得異常的突出與溫馨。園內亭臺樓閣,池榭曲橋,花木蔥籠,三五步一景,景景不同,都經過精心設計與安排,讓人身處鬧市而享林園之幽美,真是別有洞天。
江南名石玉玲瓏
在豫園里,有一塊八、九公尺高的巨大太湖石——玉玲瓏。這塊天然的大石頭,玲瓏剔透,亭亭玉立,渾身上下都是孔洞。有人曾用“一爐香置石底,孔孔出煙;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來形容此石之奇妙。它正是古人激賞的“皺、漏、瘦、透”之石,故被列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并有“天下第一奇石”之譽。
相傳玉玲瓏是隋唐時代發現的,宋徽宗趙佶大征花石綱時被列為貢品,但因體積龐大,運送十分艱難。運伕們眼瞅無論如何也不能按期送到京城了,便在松江烏泥涇趁押送的差人狂飲酒醉之機,逃之夭夭。差人醒后,一見運伕無影無蹤,嚇得魂不附體,也都四散而去。
后來玉玲瓏幾經輾轉落到浦東三林塘南園內。南園的主人儲昱無子,膝下一女嫁與上海豫園的舊主人潘允端的兄弟潘允亮,儲昱亡故,潘允亮便將玉玲瓏移至豫園。玉玲瓏在搬運途中,因船到黃浦江正遇風浪,舟石俱沉。后雇人潛入水底,用鐵索栓住往上拖,想不到將另一塊石頭也帶上來了,這便是玉玲瓏的座子。后潘允亮特意筑一廳堂放置此石,這便是玉華堂。
玉華堂內還有潘允端在堂中每日記一篇日記而輯成《玉華堂日記》。
小刀會與點春堂
點春堂是豫園東北角的一座大殿,有五間廳堂建筑,畫棟雕梁,宏麗軒昂。因為它和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緊密相連,因此,成為園內的重要建筑和名勝。
“東校場,西校場,兵強馬又壯。欲投小刀會,來到點春堂?!鼻逑特S初年這首流行在群眾中的民謠,說的就是小刀會與點春堂的事。1853年太平天國攻取南京,上海小刀會積極響應,在上海縣城揭竿而起,起義軍主要將領陳阿林、潘起亮把指揮所設在點春堂,點春堂于是成了小刀會策議大事的場所。小刀會不屈不撓,堅持斗爭一年半,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現在廳內陳列有小刀會曾使用過的兵器、歷史文告及小刀會各將士的塑像等。在正墻上掛著清末畫家任伯年畫的《觀劍圖》,傳說他曾參加過小刀會,后來為點春堂作了這幅畫,含有緬懷小刀會之情。畫的兩側是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一副對聯“膽量包空廓,心源留粹精”,對小刀會英雄給予了高度贊揚。1961年郭沫若來到豫園時,也曾賦詩:“小刀會址憶陳劉,一片紅巾起海陬。日月金錢昭日月,風流人物領風流?!?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南之旅·廣勝寺·靈泉飛塔
下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北京·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