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峨眉山之旅·峨眉山·生物奇趣
峨眉山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動植物王國,鑒觀其間,有許多他處不可得之趣。
“猴行者”與“猴居士”
觀猴、戲猴之趣為峨眉山所獨有。山上有猴四群,分居大坪、遇仙寺、九老洞、洗象池,互不侵犯,自清代起,便常向行人乞食,沿習至今。雖偶有翻包、打劫事件,但多為群集路旁,坐等索要,憨態可掬。有時可見溪邊數十只猴由山上聯成一串,后者緊握前者腳,直達溪邊,由底端一猴口飲清泉,反哺次猴,依次傳飲直至山上,真是稀有奇觀。有的毛猴還進入寺堂,學人禮佛,僧呼“猴居士”。
宋孝宗年間,靈隱寺僧慧遠路遇一猴,牽衣擺爪,似有所求?;圻h帶入寺中,為它縫黃袈裟,制小床,取名“猴行者”。若有來訪者,猴行者即入房通報?;圻h出行,則不離左右,狀如師徒。數年后,牛心寺長老會圓來訪,見禪房緊閉,敲門無應;隔窗一望,猴行者端坐床上,手捧經卷,似在誦念。推門進去,則慧遠已圓寂。猴行者手中經卷夾一紙條,偈語赫然。后猴行者再無蹤跡。
瑤池仙女化枯蝶
每到春夏之際,伏虎寺附近樹林中,都有群群彩蝶飛舞。這種蝶長約1寸,平翅寬約2寸,翅膀正面色彩鮮艷,背面為暗黑色霉斑點,樹葉中脈狀條紋貫穿前后翅。落在枯樹枝上時,不易分清哪是樹葉哪是蝶,俗名“枯葉蝶”。傳說枯葉蝶是蟠桃園的仙女變的。
有一年,瑤池王母娘娘辦蟠桃會,守桃園的兩個仙女趁機下凡去了峨眉山。二人正在觀景,見巨靈神來追,搖身變成兩棵珙桐樹。巨靈神掏出金鎖,緊追不舍。仙女急得落在枯葉中,化成枯葉蝶,才躲過了追捕。從此,山上就有了枯葉蝶。
黑龍竊山變蚯蚓
峨眉山有一種長達70余厘米的大蚯蚓,當地人呼為“偷山龍”。相傳,它真是龍變的。有一年,東海龍王敖廣厭倦了水晶宮,讓黑龍五太子來偷峨眉山。他變個黑大漢,手持開山鋤,圍著峨眉山打洞鉆縫。住在山腳下的鳳姑唱歌引開了黑龍,啞弟拿走了他的鋤。黑龍不能再挖山,就變成烏梢蛇,想鉆出縫來再把山背走,卻被鳳姑啞弟埋的石刀、竹簽磨掉了一身皮,變成又黑又大的蚯蚓。姐弟倆又分頭守住山腳,天長日久,鳳姑變成了“鳳凰坪”,啞弟變成了“默弟坪”,后來被寫成“麥地坪”。大蚯蚓至今也沒跑出這二坪。
敖廣見兒子一去不歸,傷心極了,每次到峨眉山來行云布雨,都要呼喚“蛐蟮!蛐蟮!”人們才知道峨眉大蚯蚓還有這么個名字。
銅鏡照出雪魔芋
“何處問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飄廣殿,山氣宿空廊。石漱泉聲細,林穿鳥路長。疏鐘沉片雨,坐覺俗情忘?!边@是清康熙皇帝描寫佛教勝地臥云庵的詩句。臥云庵在金頂上,明嘉靖年間創建,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后兩度失火,化為灰燼,1974年重建。殿踞崖頂,為觀云海、日出最佳處。庵下有半月池,深廣數丈,可供千人飲。庵右睹光臺下有為金頂地貌主要標志的玄武巖。庵內存明成化年間鑄、集王羲之、褚遂良書法而成的珍貴文物《大峨山永明華藏寺新建銅殿記》、《峨眉山普賢金殿碑》銅碑。
相傳以前峨眉山一年四季吃不上可口的菜肴。一天,臥云庵來了位老居士,領著僧眾來到雪地上,用銅鏡一照,長出一片青翠的植物。又在石上畫好磨盤,把植物磨成股股黑汁流入鍋里,成為一塊塊黑豆腐。黑豆腐放在雪地中,老居士用扇子搧來陽光,曬成干,加水泡后一燒,味道鮮極了。人們見它像魔芋,又是用雪制出來的,就叫它“雪魔芋”。從此,山上就不用總吃豆干、芋片、泡菜了。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北之旅·淮陰侯廟·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下一篇:朗朗齊魯月·膠東之旅·劉公島·甲午浩氣貫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