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guān)外山·黑龍江之旅·黑龍江·黑龍闖關(guān)東黑水映白山
黑龍江,滿語稱之為“薩哈連烏拉”。“薩哈連”是黑的意思,烏拉是水的意思,俄語稱之為“阿穆爾河”。黑龍江是中俄兩國的界河。
黑龍江猶如一條性情兇猛的大龍,沖出層巒疊嶂的大、小興安嶺,滾滾東去,在三江口與松花江匯合入海。兩江匯流后,水勢驟然大增,江面異常開闊,兩水匯合處,水色判然有別,《吉林通志》上曾載:“北水墨綠,南水渾黃,中有一線,如刀斷劃,流一百七十里至伊力嘎,色始混然。”提起黑龍江,人們自然會想起禿尾巴老李的故事。
禿尾巴老李祖居山東,原來是一條黑龍,他的母親姓李,一次在河邊洗衣服時懷孕了,生下了他,因為被舅舅割斷了尾巴,當?shù)鼐徒兴岸d尾巴老李”。禿尾巴老李覺得在當?shù)貨]臉見人,便來到了今天的黑龍江邊。那時候,這條江還不叫黑龍江。江水時常泛濫,沖毀莊稼和房屋,兩岸的鄉(xiāng)親生活十分艱難。當時江邊住的都是山東老鄉(xiāng),沒有本地人,禿尾巴老李也住下了,他看到這條江很狂暴,便對鄉(xiāng)親們說:這條江里有一條白龍,它性情暴躁,常發(fā)脾氣,把江水攪得天翻地覆,百姓的生活也不得安寧。現(xiàn)在,他要制服這條白龍,希望鄉(xiāng)親們幫助他。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黑龍經(jīng)過幾天幾夜的鏖戰(zhàn),終于打敗了白龍,白龍順水逃到大海里去了,從此,黑龍就住在江中,管理這條江,江水也變得十分安靜,不再危害百姓了。這條江也就叫黑龍江了。
這一神話傳說,其實反映了關(guān)內(nèi)人尤其是山東人“闖關(guān)東”的特殊社會現(xiàn)象。至今黑龍江上還保留這樣的風俗,在黑龍江上行船,當船要開時,船老大要高聲問一句:“有山東人嗎?”只要有人答應(yīng)一聲“有”,方可開船,因為江中的黑龍能保護它的同鄉(xiāng)平安無事。
雄偉的黑龍江一直是東北大地的象征,白山、黑水構(gòu)成了東北大地的總體印象。
近年來,在黑龍江上、中游,共發(fā)現(xiàn)原始社會遺址三十余處,金代遺址七十多處,金代墓群七處,屬于昂昂溪、蜿蜒河、同仁類型三種文化類型。這些考古發(fā)現(xiàn)正與我國史書記載的古老的肅慎族的后裔、滿族的先世“勿吉人”的情況一致,故推定是勿吉人的文化遺存。
三江口一帶的赫哲族是我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自古以來這個民族就以漁獵為生,一曲《烏蘇里船歌》,“赫哲人撒下千張網(wǎng),船兒滿江魚滿倉”唱出了赫哲人的生產(chǎn)方式和勞動的歡樂。
小興安嶺西麓,德都縣境內(nèi)因近代火山爆發(fā),形成了多種火山地貌。火山堰塞湖和藥泉山,為著名的療養(yǎng)勝地。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廈門之旅·云山石室·黃道周讀書處
下一篇:朗朗齊魯月·濟南之旅·千佛山·齊煙九點舜禹留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