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外山·沈陽之旅·沈陽故宮·宮廷之爭
八旗是清入關前的軍政民合一的組織,來源于生產組織“牛錄”,“牛錄”在滿語里是“箭”的意思,女真人出獵時十人為一隊,每人交一只箭給頭人,故“牛錄”成為頭人的代稱。后來逐漸發展為旗,先后有黃紅藍白、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八旗,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旗主稱為貝勒,可以獨立行動,其均為汗王的兄弟子侄。努爾哈赤奮斗三十余年,自封“覆育列國英明汗”,為諸貝勒大臣之主,自領正黃、鑲黃二旗。
努爾哈赤生前曾兩次立儲,所立都是第一位大福晉佟甲氏之子。長子褚英曾深受父汗器重,但他心胸狹窄,貪得財貲,又不能籠絡其異母兄弟,受到四大貝勒和五大臣的聯合控告。受汗王斥責后,褚英仍不改悔,反而變本加厲,企圖謀害其父,終被處死。隨后努爾哈赤又立次子代善為嗣。代善戰功顯赫,寬厚待人,且掌管正紅、鑲紅二旗,努爾哈赤曾說過“俟朕死后,將朕之幼子及大福晉交大阿哥善為收養。”但是代善不能嚴格律己,被一向覬覦汗位的皇太極抓住把柄,指使小妃代音察告發太子代善與努爾哈赤最后一位大福晉烏拉那拉氏關系曖昧,從而動搖了他的太子地位。后來代善在整修宅地的問題上營私舞弊,欺瞞汗王,又虐待其前妻之子岳托,忤逆了汗王的意思,最后被廢為庶人。由于兩次立儲失敗,努爾哈赤確立了身后由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體制。故宮中大政殿和十王亭便是八貝勒共治的政治制度在建筑上的反映。
大政殿是盛京中最莊嚴神圣的地方,皇帝繼位、宣布重大軍事活動的進軍令、舉行國宴等儀式都在此舉行。天聰元年,皇太極在此登上汗位。努爾哈赤臨終之時曾急召大妃烏拉那拉氏,欲立其幼子多爾袞,以代善輔政,皇太極工于計謀,借“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為名,否認了汗王的遺命,又先發制人,矯詔威逼烏拉那拉氏生殉汗王,這樣年幼的多爾袞便無人扶助,加之皇太極有手下一批年青宗室貴族的擁戴,因而理所當然地繼承了汗位。然而開始時大政殿一直是四貝勒并坐,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皇太極堂兄),三貝勒莽古爾泰,均年長于皇太極,有事必須共同商議才可執行,蒙語稱為“庫里爾特”。皇太極尋找借口將他們一一翦除,才爭得獨自專權的局面。所以今天還流傳有皇太極搬倒三尊佛的故事。
皇太極先后娶了三位博爾濟吉特氏的女子。關睢宮宸妃和永福宮莊妃是同胞姐妹,中宮大福晉則是她們的姑母。皇太極最鐘愛宸妃海蘭珠,實可謂“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她由于幼子夭亡一病不起,華年即逝,使皇太極深感悲哀,兩年之后他也追隨宸妃而去。天子死后,其自領的兩黃旗大臣要擁立皇子豪格,而兩白旗諸王大臣極力推舉多爾袞,兩方相持不下。在關鍵時刻,莊妃布木布泰發揮了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她聰穎過人,曾親執參湯銀壺勸降明臣洪承疇,為清軍定鼎中原立下大功。此次她堅持“父死子繼”的原則,脅迫籠絡多爾袞,使她六歲的兒子福臨登上帝位,成為順治帝,由多爾袞攝政。莊妃被尊為太后,后來玄燁八歲繼位,仍是由太皇太后輔助朝政。莊妃以獨特的身份和地位對清初政治施加了極大的影響。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湘山寺·寶地湘山寺神功無量佛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寄暢園·寄暢山水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