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天津之旅·盤山·三盤無限意
盤山位于天津市薊縣西北部,距薊縣約15公里。盤山山勢雄偉險峻,層巒秀麗清幽,遙望云海松濤,近觀水石草色,步步有景色風光,處處有傳說典故,在歷史上被譽為“京東第一山”。
盤山,原名徐無山,又名無終山和四正山。東漢末年,無終人田疇率宗族隱居于此。建安十二年,曹軍北征烏桓,軍到易縣,田疇聞訊趨往獻計并親率曹軍勁旅,大破烏桓。因助曹操有功,田疇聲威大震,徐無山也因此改為“田盤山”,后簡稱盤山。
據《盤山志》載,自曹魏開始,唐、宋、元、明、清歷代皇帝都先后在盤山大興土木,辟山建寺。這里有云罩寺、萬松寺、天成寺、土方寺等幾十座寺院和舍利塔。至清乾隆年間,盤山發展到極盛時期,除擴建和重建部分寺院外,還在盤山南麓修建一處規模巨大的離宮“靜寄山莊”,山莊仿承德“避暑山莊”布局,依山就勢、金碧輝煌。據清史載,乾隆、嘉慶、道光等帝為觀賞山莊景色,不惜耗巨資每年撥款修建,使整個山莊園林建筑與自然山水渾然一體,乾隆帝曾感嘆道:“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盤山景色以“五峰”(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八石”(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蟒石)等稱絕。主峰掛月峰,海拔864米,為盤山之巔,群巒競秀,盡收眼底。相傳明代名將戚繼光曾登掛月峰,吟詩云:“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但使雕戈銷殺氣,何妨白發老邊才。勒名峰上吾與誰,故索將軍舞劍臺”。峰頂有唐代定光佛舍利塔,峰下有云罩寺舊址,寺前一峰形如傘蓋,名紫蓋峰。后有自來峰,與掛月峰相連;東有九華峰,因陡峭如削,形如蓮花,故又名蓮花峰。西面一峰矗立,名舞劍峰,相傳唐太宗時名將李靖曾在此峰舞劍,故又名“李靖舞劍臺”。盤山五峰,在唐朝佛教興盛時期,亦稱“東五臺”。自然形成的三盤之勝,即古人所稱“上盤之松,中盤之石,下盤之水”,奇松蟠曲,怪石嶙峋,流水不止。古人作詩贊之:“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轉奇。三盤無限意,幽絕少人知”。
盤山既是風景勝境,又是佛教圣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多不勝數。天成寺又名天成福善寺,也稱“天成法界”,始建于唐代,遼、明、清數代曾擴建重修,為盤山游覽區的重點景區。而盤山最大的廟宇萬松寺,據說是為紀念唐初名將李靖曾在此居住而建造,故舊稱李靖庵,清康熙年間改稱萬松寺。盤山主峰掛月峰之上有現僅存石基斷壁的建于唐代的云罩寺和聳立于峰巔之上的定光佛舍利塔,舍利塔內藏佛舍利六十顆,佛牙一具。此外,嶕峣峰東側的上方寺、上甘澗內的盤谷寺和少林寺、千像寺等均為盤山地區的重要景點。“入勝”、“迎客松”、“天門開”、“古中盤”、“石塔林”、“紅龍池”、“西甘澗”和“天井石”等自然景觀也以各異的風姿為盤山風景區平添秀色。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陜北之旅·清涼山·萬佛洞清涼讀書堂清貧
下一篇:莽莽關外山·松花江之旅·長白山·東北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