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紹興·醇醇酒文化
紹酒為中國十大名酒之一。詩曰:“天下垂名古越城,鑒湖瓊漿沁人心。飲罷再問諸君口,杯中冠軍數紹興。”人稱紹酒為“東方名酒之冠”。
紹酒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四百多年前。《呂氏春秋》載:“越王之棲于會稽也,有酒投江,民飲其流而戰氣百倍。”此即“簞醪勞師”的故事。公元前473年,勾踐親征伐吳。師行之日,百姓紛紛簞食壺漿,夾道送行。勾踐大悅,見酒少不能遍飲三軍,便命倒酒于河中,將士迎流而飲,士氣大振,后大破吳軍。越王投酒的那條河,后世稱為“投醪河”、“勞師澤”,至今仍悠悠流淌在紹興城南。
酌紹酒吟好詩,“一觴一詠”的蘭亭修禊,則是文人的興會。東晉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會稽內史王羲之與當時的名士謝安、孫綽等四十二人,集于蘭亭,行修禊之禮。溪水宛轉,酒杯漂流,把酒吟詩,逸趣無窮。王羲之乘酒醉興起,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蘭亭集序》,成千古墨寶。此次修禊盛會,遺風流遠。
唐代,紹興酒作為貢品入貢皇宮,并載入《酒經》。宋代,紹興“城中酒壚千百所”。十七世紀,紹興酒迎來了全盛期。清梁紹王《兩般秋雨庵隨筆》載:“紹興酒各省通行,吾鄉之呼之者,有曰紹興,而不系酒字。”傳說康熙還曾專門請紹興釀酒師到宮廷釀酒。
紹酒有“善釀”、“加飯”、“花雕”、“香雪”、“狀元紅”等品種,以“善釀”為最佳。相傳,此酒是一位仙人回報給一位善良的老婆婆的,最早被人們叫作“善良酒”。紹酒“花雕”因裝酒的酒壇常飾以彩繪、雕塑而得名,此酒又叫“女兒紅”。紹興人嫁出女兒時,要有酒作為陪嫁,以宴賓朋。一般人家都在女兒剛降世時,便釀酒數壇,埋入地下,以待佳時。如此陳年“老酒”,必然香醇之極。
紹興酒能成為“天賦名醪”,得益于鑒湖優質的水資源。梁章鉅《浪跡續談》云:“蓋山陰、會稽之間,水最宜酒,易地則不能為良”。在紹興的酒店,以山光水色為伴,越雞、茴香豆、雞盹豆、豆腐干等風味下酒,游目騁懷,則確為探訪紹興醇醇酒文化的美事。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林之旅·駱駝山·酒壺美酒醉酒人
下一篇:沉沉帝王夢·京城之旅·皇史宬·金匱石室皇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