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湘南之旅·蘇仙嶺·又一“三絕”留人間
在我國古代書苑碑林中,有許多“三絕碑”令人嘆為觀止。蘇仙嶺上三絕碑即是其中之一。
三絕碑在白鹿洞附近石壁之上,高52厘米,寬46厘米,共二十一行,每行八字,行書。從碑旁說明可知,所謂三絕,乃“淮海詞、東坡跋、元章筆”也。
淮海詞,即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字少游,號淮海)紹圣四年(1097)在彬州游白鹿洞后所作的《踏莎行·彬州旅舍》一詞:“霧失樓臺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當時秦觀因舊黨關系受到當政者排斥,官職被削,并一再被流放。此次被放逐到郴州,心里更覺是雪上加霜,如蹈死地。當地民諺曰:“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擺子。”多情而脆弱的秦觀哪能忍受如此屈辱、這般凄苦!故詞中充滿惆悵失望與凄惋悲涼。據說當時長沙有位酷愛秦觀詞的歌妓,在秦觀南遷時愿終身相托。秦觀即以此詞相贈,卻終沒敢讓她隨行。三年后,秦觀病逝于藤州(今廣西藤縣北),歌妓悲極而以身殉情。
湖南彬州蘇仙嶺“三絕碑”
東坡跋,即大文豪蘇軾為秦觀詞所作的跋語:“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命意沉痛,情深意切。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蘇軾對其文才十分賞識。秦觀之死,令蘇軾扼腕痛惜。
元章筆,即宋代大書法家米芾之手筆。米芾為人怪癖,與蘇軾卻交往很深。此次蘇軾來訪,米芾設宴為之接風,二人飲酒作字,雖二小吏磨墨,幾不能供。米芾見秦詞、蘇跋,感慨良多,乃揮毫將詞跋一并寫下。字體秀麗流暢,感染力甚強。
南宋咸淳二年(1266),郴州太守鄒恭命人將秦詞、蘇跋、米書刻于蘇仙嶺崖壁,并于旁刻字說明,遂有此“三絕碑”光耀藝苑,長留人間。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揚州之旅·個園·南秀北雄四時風景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承德之旅·雙塔山·雙塔山與人參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