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韻·安順之旅·安順文廟·兩匠獻藝雙柱騰龍
安順府文廟坐落在安順市區(qū)東北角,占地12畝,規(guī)模宏大,布局謹嚴。
據(jù)《貴州省志·名勝志》載,文廟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明清兩代幾次復建、增修。整個庭院共有四進,步步升高,氣勢宏闊。第一進院中建有半月形水池,稱“泮池”,池上橫跨一座三孔石拱小橋。在封建社會,凡中秀才者得從石橋上過,稱“游泮”。泮池上方有“欞星門”、“鄉(xiāng)賢祠”、“名宦祠”等。欞星門石坊的坊欄上雕有古代讀書人從發(fā)蒙、受業(yè)、應試、中舉直至榮歸的全過程,其精細嫻熟的技藝和壯觀濃烈的氣勢常引人駐足觀賞。第二進大院有“桂香閣”、“尊經閣”、“大成門”、“文官廳”、“武官廳”、“孝義祠”、“忠烈祠”等。大成門明間有一對造型為石獅背馱盤龍石柱的巨大楹柱,高3米多,大可合抱,為整石深浮雕式。獅首相對,龍身騰躍,生動有氣勢。第三進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兩廡和大成門合圍而成的一座四合院,大成殿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牌位。殿前明間檐下,有兩根更奇妙的檐柱,高近5米,直徑約80厘米,也是用兩塊巨石透雕鏤成的盤龍大柱。柱礎為石雕雌雄二獅,雄獅足蹬繡球,雌獅口含銅鈴,懷中還有一幼獅。它們背負萬鈞,昂首長嘯。柱上兩條石龍龍首遙相呼應,有聲有色,龍身出沒于繚繞的祥云瑞氣之中,忽隱忽現(xiàn),宛如從天而降,又似躍海凌空。整座石雕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實為罕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據(jù)說是清代的兩個工匠,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雕成的。
當年,為造這對石龍柱,監(jiān)修官員發(fā)榜懸賞招聘能工巧匠。一天,來了一位老石匠。他選出一塊石料,不幾日就雕琢出一副石算盤,算盤上的石珠顆顆能撥動。監(jiān)修官員和圍觀者齊聲喝采,正要聘用他,人群中又擠出一位中年石匠。只聽他大聲說:“算盤雖好,畢竟不是活物,看看我這個吧!”說著從身后提出一個石雕雀籠,只見石籠籠篾纖細如絲,籠里一只石雕畫眉拍翅欲飛,引頸長鳴。監(jiān)修官員當下就聘用了他,也聘用了那位老石匠。據(jù)說,當年大成殿飛檐的翹角上,還懸掛過這個石雀籠呢!
上一篇:蕭蕭大漠風·敦煌之旅·敦煌·絲路明珠天馬行空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武夷山之旅·滄浪閣·嚴羽垂釣鐵城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