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中州情·洛陽之旅·周公廟·福王歸西處
周公廟在今洛陽城內,原為隋末軍閥王世充所建。《資治通鑒》載:“世充欲乘其(指李密)弊,恐人心不一,乃詐稱左軍衛士張永通三夢周公,令宣意于世充,當勒兵相助擊賊。乃為周公立廟,每出兵輒先祈禱。”此后歷代皆有修葺。今存大殿、二殿、三殿及東西配房等建筑,其中大殿雄偉壯觀,屬明代建筑風格。
此廟歷經滄桑。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大營即駐扎此廟。當時洛陽是明崇禎皇帝的叔父福王朱常洵的封地。城破后,福王被擒,李自成就在周公廟內處決了他。據《識小錄》記載,當時李自成坐在大殿里,怒斥福王富甲天下卻不肯賑濟百姓,是十足的“奴才”。接著命人拿竹片痛打福王,直至氣絕,最后梟首示眾。而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又在此處決了明王朝的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今周公廟內的“明大司馬贈太傅呂忠節公殉難處”碑,即后人為呂維祺而立。
周公,名姬旦,周武王之弟,亦稱叔旦。因采邑在周地,故稱周公。他曾協助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死后,他又輔佐年幼的成王,主管政事。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不服,聯合武庚和東夷反叛。周公出師東征,平息了反叛。然后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制禮作樂,建立各種典章制度,使周代政權日趨穩固。周公還營建洛邑(今洛陽)作為周之“東都”,為洛陽建都之始,受到洛陽人的尊崇。周公是孔子理想的古代賢人,歷來受到儒家的崇奉。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湘南之旅·九疑山·神話大世界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浙東浙南之旅·天封塔·禹王船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