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張家口之旅·北辛堡·古墓一展燕國風
懷來縣地處關外塞北的河北省西北部,春秋戰國時屬燕國,秦為上谷郡治所在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即發生于此。前些年在其境內的北辛堡村發現一處古墓群,國家文物部門發掘了其中的兩座,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一號墓長15.1米,上口寬5.1米,底寬3.4米,深4米。墓內有牛、馬、羊、狗等殉牲和四個被殺死或死后被肢解的殉葬人。還出土了一批大型精美銅器簋、壺、罐、鑒、鼎,造型美觀,作工精細,工藝水平很高。此外,還有青銅刀、短劍、戈和各種車馬飾等。在二號墓發現的殉牲有三牛、三馬、二羊、一狗、一豬,在東半部近底處發現拉車馬兩排共八匹,牛三頭,殉葬人兩個。殺牲殉葬在中原地區戰國早期墓葬中較為普遍,但一般只見車、馬,像這樣以大量牛、馬、羊、狗、豬“五畜”殉葬的情況,則頗少見。可能與墓主人身份及種族有關。從出土文物的形制、花紋和風格分析,墓的時代約為春秋末期或戰國早期。這里出土的青銅器,基本呈燕國風格,足見燕文化在這里所占的統治地位。但其中獸首扁莖直刃銅劍、空銎劍和獸形垂飾等,都具有所謂“鄂爾多斯式”青銅器的作風。以往對這類青銅器的組合情況不大清楚,北辛堡墓出土的青銅器,大體上可以作為早期類型的代表,這就為中國考古學上“鄂爾多斯式”青銅器的分期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西安城墻·古城垣碩果獨存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周孝侯廟·周處陽羨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