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京師人為嚴嵩語》原文與賞析
可笑嚴介溪,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嘗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
這是一首戰斗性極強的民歌。它毫無遮掩,鋒芒所向直指大奸臣嚴嵩,憤怒地揭露了他憑借權勢貪臟納賄、威福自恣的罪惡,表現了勞動人民對他的深惡痛絕。
嚴嵩,字惟中,又字介溪,分宜(今屬江西省)人,官至太子太保,是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時的大奸臣。他以其子嚴世蕃和趙文華等為爪牙,專擅國事,排斥異己,大量鯨吞軍餉,致使內帑空虛,武備廢弛,東南倭寇猖獗,北方韃靼貴族寇掠京畿。他專橫枉法,文武官吏與之政見稍有不合者,便會慘遭其毒手。《京師人為嚴嵩語》,正是當時京城的百姓為揭露與詛咒他的罪惡而傳唱的民歌。
首句便開門見山,直呼嚴嵩其人: “可笑嚴介溪”。在其名之前以 “可笑”二字冠之,表現出勞動人民對他的痛恨、輕蔑的感情,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態度,并由此而確定了全篇諷刺、暴露的總趨向。直呼其名后,作者便更無顧忌,迅即轉入對其罪狀的揭露:“金銀如山積,刀鋸信手施。”“刀鋸”,這里是借指殘酷的刑罰;“信手施”,即任意胡亂使用施行。嚴嵩專權禍國殃民長達二十年之久,其種種罪惡丑行可謂罄竹難書,將其一一羅列出來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勉強去做稍可辦到,也會因之而減弱全詩的戰斗力量。對此,無名詩人舍諸多罪狀而不用,僅僅抓住最具典型特征的兩個方面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一是以其家中金銀不計其數,堆積如山著眼,暴露他的貪得無厭;二是從其不問青紅皂白、濫施酷刑著墨,痛陳他的草菅人命。寥寥十個字,明白如話,是粗線條的勾勒,是對嚴嵩一生罪惡的最高度的概括濃縮。
在概括嚴嵩的罪狀后,無名詩人便再也控制不住激憤的情緒。于是,郁積于胸的強烈感情突然猶如火山一般噴發出來:“嘗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作者充滿憤怒痛恨,發為帶有預見性的詛咒,將全篇的感情推至最高潮。用“螃蟹”比喻嚴嵩,極具憎惡的感情色彩;用無疑而問的反詰煞尾,極有分量,既顯示出感情的力度,又表明預見的毋庸質疑。可以說,這帶有預見性的詛咒,并非完全出自于一時的激忿沖動。它固然是為強烈感情的驅使而發,但又是基于冷靜的思索而發,因為 “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這詛咒既表現了勞動人民鮮明的憎愛感情,又表現了勞動人民深刻的洞察能力。果然,到后來嚴嵩就被割除官職,籍沒家產,不久便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感情強烈直率,充滿斗爭精神,是這首歌謠最顯著的特色。開篇便率然而發,鋒芒所向直指嚴嵩,用充滿忿恨輕蔑的口吻直呼其名;然后毫不留情,揭其老底,觸其痛處,在描述中流露出明顯的憎惡情緒;最后感情陡然掀起大波,深惡痛絕之情噴涌直瀉,勢不可當,充滿了強烈的現實精神和斗爭精神。
巧用比喻,形象鮮明,是其又一特色。“金銀如山積”,以堆積如山比喻嚴家搜刮的財富之多,將其多具體化,使人分明想見嚴嵩貪婪的嘴臉。“嘗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得幾時”,以人擬物,比喻嚴嵩橫行霸道之甚,將其形象化,使人分明想見其飛揚跋扈的丑行丑態。強烈感情的抒發,伴以生動的比喻、鮮明的形象出現,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使感情有所附麗,使形象增添血液。
上一篇:《清代民歌·京口夷亂竹枝詞(選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秦漢民歌·傷歌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