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民歌·陽春曲》原文與賞析
芣苢生前徑,含桃落小園。春心自搖蕩,百舌更多言。
《陽春曲》是樂府的曲調名,以陽春表明大好的季節特點,而人逢陽春倍增精神,充滿著青春的活力,故而人們贊美陽春。民歌作者采用了襯托手法,以陽春之景襯托美人之心,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物我交融,景美而人心更美。
陽春到來,大地換上新裝,春日的驕陽撫育著萬物生長。樓中少女推窗望著小園的景色。眼前的小路上,生長著芣苢(俗名車前子),含桃(俗名櫻桃)飄落在小園中,景物的變化,挑逗了少女的春心,搖蕩在生機勃勃的景色之中而不能自已。此時此刻正是賞玩桃李花,采芣苢之時。少女踏春,情歌飄揚,是青年男女的世界。春心搖蕩,正蘊育著少女的多情。望景而出神,遐想聯翩,正溫馨著這一顆封閉已久的少女之心。于此之時,百靈鳥偏不解人意,竟然歡叫起來,驚醒了少女幻想之夢,故而埋怨百靈的多嘴多舌。百靈鳥逢春而歌唱,是最早報春之鳥,搶先快人心,人們對之總是贊美的。但此少女卻異于尋常,報之以斥責聲。怨之有因,情意纏綿不盡。
民歌抓住陽春景物特征,勾勒出陽春美景,將少女帶入了一個美的境界,而生發美麗的幻想,美景以人作襯托,而人情美又借景物而發,少女的美好形象與心靈,躍然紙上。情調的明朗,暢快,又激動著人心,也可以說它是一首陽春暢想曲,青春的頌歌。
至于說此詩以少女懷春思人,亦可備一說。因為此詩化用《詩經》國風中的 “芣苢”篇詩意。
上一篇:《清代民歌·閩謠》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隋代民歌·陌上桑》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