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夏,又是秋,柳陰深處一孤舟。
見一漁翁站船頭,手執絲竿垂金鉤。
頭戴箬笠,身穿蓑衣,被風颼。
江河湖海任意游,風波浪內渡春秋,
也無慮來也無愁。
打的魚兒沽美酒,隨心的曲兒順嘴溜。
過了些山河湖海,觀了些山明水秀,
勝似那當朝一品,萬里封侯。
——清·華廣生輯《白雪遺音·八角鼓》
本篇把一個漁翁的生活,描寫和贊美成勝過封建的大官僚、大貴族。
“正是夏,又是秋”,那末,究竟是夏還是秋呢?是指時光過得真快,轉眼已到夏秋之交。眺望遠方,看到的是“柳陰深處一孤舟。”這前三句寫景,既在時間上、空間上皆顯得很開闊,又貫注著人物的感情。再進一步細看,原來那船頭上站著一個漁翁在釣魚, “頭戴箬笠,身穿蓑衣,被風颼。”箬(luo若)笠(li立),用竹箬編成的帽子,可以防日曬雨淋。如果說這一切主要寫的還是靜景的話,那么接著寫的“江河湖海任意游,風波浪內渡春秋”,那就是漁民全部生活的動景了。說這種漁民生活“也無慮來也無愁,”則未免過分理想化了。江河湖海內也有狂風惡浪,也有險灘暗礁,并不都是可以無憂無慮地“任意游”的。但是它卻真實而又充分地反映了漁民對于自己有本領征服江河湖海的高度自信和自豪。 “打的魚兒沽美酒,隨心的曲兒順嘴溜,過了些山河湖海,觀了些山明水秀”,則更道出了漁家生活所獨有的樂趣。
如果僅僅是描寫和歌頌漁家樂,那固然可以看作是對漁家勞動的贊美,但也不免有美化現實之嫌。妙在這首民歌不是對漁家樂孤立地進行贊美,而是以此說明漁民的勞動和生活, “勝似那當朝一品,萬里封侯。”一品,封建王朝最高一級的官職。明清時期的官職等級,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每品又分正從二級,共分九品十八級。侯,古爵位名,為某一地域的首領;萬里,是形容其領有的地域之廣大。也就是說,漁民生活的樂趣,勝過那些封建的大官僚、大貴族。這可謂全篇的警句,是向封建等級觀念的大膽挑戰,具有振聾發聵、解放思想的偉大意義。
上一篇:《又是想來》原文|賞析
下一篇:《變一面》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