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李寄斬蛇
亦題《李寄》、《東越祭蛇記》。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十九?!侗碧脮n》卷一二二,《藝文類聚》卷九十四,《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太平御覽》卷三四四、四三七、四四一、九○五皆錄載。《五朝小說》、吳曾琪《舊小說》、李格非等《文言小說》和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選注》均錄入。作品敘寫:東越閩中有座高山,山洞中有一條大蛇,長七八丈,大十余圍,經常出來傷人。當地各級官吏束手無策,聽信巫祝妖言,每年八月就挑選一個十二、三歲的女孩送去喂蛇,以消災賜福,年年如此,已死九女。少女李寄應募而出,決心殺死巨蛇。她掛上利劍,領著獵犬來到洞口;先用甜香的米餅將蛇引出,隨即放犬咬住,最后舉劍將蛇殺死。越王聞之,聘她為后,其父升官,母姊皆得賞賜。作品通過對李寄智斬妖蛇的描述,展現了她的勇敢機智和為民除害的精神,歌頌了我國古代少年兒童的英勇無畏精神。一伙昏庸的官吏,面對吃人的妖蛇而束手無策,竟然聽信巫祝胡言,殘害百姓,用童女去喂蛇。作品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愚懦無能。小說結尾,李寄被越王聘為后,全家升遷。具有濃厚的封建正統色彩,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作品描寫比較細膩,人物性格刻畫十分生動鮮明。小說或寫蛇之巨大及嚙人之多,或寫都尉令長之無能等,進行襯托或渲染,從而突出塑造李寄的形象。李寄是個少年女英雄。她有主意,有個性;在斬蛇之前,她作了種種周密準備;面對著龐然大物,她冷靜沉著,應付自如,毫不驚慌失措,表現得既勇敢又聰明,同那些愚蠢無能的官吏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作品在場面描寫上也是出色的。如殺蛇一節,對蛇出、狗咬、人殺的場面描繪得緊張而有序。寫蛇“目如二尺鏡”,著筆于頭和眼睛,也是抓到了要點。“聞餈香氣,先啗食之”二句,是緊張中的松馳,蛇暫時處于平和狀態?!凹谋惴湃?,犬就嚙咋”一句,抖出波瀾;“寄從后斫得數劍”,巨蛇踴起而死。簡直是一場拼殺的畫面,緊張至極。故事塑造了一個孝親、斗惡、勇敢、機智的民間少女形象,一掃所謂閨閣弱質的氣息,成為古代早期小說作品中寫得比較成功的一個婦女形象。作品末云“其歌謠至今存焉”,可見李寄故事曾在民間長期流傳,影響很大?!短藉居钣洝肪硪弧鹨弧渡畚滠娚畚淇h》亦記有李寄殺蛇事,宋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三《李誕女》即采《搜神記》。
上一篇:《秦漢·班固·李夫人傳》簡析
下一篇:《秦漢·韓嬰·李離為大理》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