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干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群匹。受祿無疆,四方之綱。
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這是一首為周王頌德祝福的詩?!对娦颉氛J為:“《假樂》,嘉成王也?!?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zhux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朱熹則認為:《鳧鹥》是宴饗“公尸”的樂歌,而《假樂》是公尸答《鳧鹥》之詩。此二說都無確證,不足為據(jù)。
《假樂》,從篇名便可知這是一篇歌功頌德的詩歌。假,嘉,美,《左傳》、《禮記》中都引作“嘉樂”?!锻ㄡ尅氛f:“假嘉雙聲,故通用。”樂,喜愛。全詩四章,每章六句,共二十四句。詩一開始,便稱贊周王光明磊落,品德高尚,稱他“顯顯令德”。顯顯,光明的樣子,令德,即美德。何以稱之“顯顯令德”呢?因為他“宜民宜人,受祿于天?!币?,善,相處得宜?!遏旐灐瀸m》中有“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令注》說:“宜,猶善也。此句言僖公善待大夫眾士。”作為君臨萬方的帝王,能夠善待群臣和萬民,當然是最大的美德了。“自天申之”的申,表明之意?!都瘋鳌氛f:“既保之、右之、命之,而又重申之也?!币徽f,引長。按照周代的宗教觀念,祖先神與上神是統(tǒng)一的。王的權力是上天賜予的。這種君權神授的觀念一直統(tǒng)治了中國幾千年,在人們頭腦中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即使是“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的周天子,也要得到上帝的保佑和恩賜,才能“宜君宜王”。第一章贊頌周王愛臣愛民的美德,并稱他的權力得自上帝的賜予并得到它的保佑?!案傻摪俑!钡母勺?,疑是千字之誤。俞樾在《群經(jīng)平議》中認為:“干當作千,形似而誤?!被驶?,美好的樣子。一說,光明。子孫世代繁衍,這是天降的福祿。舉止莊重、行為正派,這是一位君王必備的條件,因此稱之“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薄安豁┎煌?,率由舊章?!弊饛南韧跖f制,沿續(xù)前朝法典,這是古代帝王通行的施政綱領。《鄭箋》解釋此句的含義:“不過誤,不遺失,循用舊典之文章。”周代是我國進入奴隸社會后建立的較大的王朝。在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的過程中,出現(xiàn)過不少才智過人、功業(yè)卓著的賢王,如棄(后稷)、公劉、古公亶父、姬昌(文王)等。這些周王朝的開山鼻祖、開國元勛,在當時人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一位君王,能否施行“不愆不忘,率由舊章”的綱領,繼承先王的衣缽,是至關重要的。那時國家已經(jīng)逐步形成,從商代開始,已經(jīng)有了文字記載,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只有在這個條件下,“率由舊章”才可能實現(xiàn)。二章講的是周王治國有道。三章說周王受到群臣的輔佐和百姓的擁戴。德音指好名聲。秩秩,清明的樣子。匹,指輔佐大臣,群匹即群臣。一說,類,群眾。末章再言周王禮賢下士,善待群臣,受到諸侯、群臣的擁護,萬民歸附。辟,即君,此處指諸侯。媚于天子,即順愛于天子。周王朝為攏絡貴族勢力,加強對諸侯、王族的控制,大搞封國,用這種方式取得了貴族們的普遍擁護。因此,才有可能出現(xiàn)詩中所描繪的諸侯、卿士與君王共同宴飲,周王受到諸侯、百官和民眾共同擁戴的局面。解,通懈,懈怠。塈,休息,安寧。“不能于位,民之攸塈”,《毛傳》:“塈,息也。”《通釋》:“〈方言〉:‘息,歸也?!裰鼔I’,即民之所息,即民之所歸。”
詩中所歌頌的這位周王的形象是頗為感人的。他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他受命于天,卻勤于職守,毫不懈怠。他遵循先王舊制,努力利國利民,政教法令清白。他善待諸侯、卿士,又受到萬民的歸附。所有這些美德,都集中于一人之身,應該說是不可能的。然而,這卻是群臣百姓的美好愿望,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的賢明君主的形象。
《周禮·春官》中最早提出了“風、雅、頌、賦、比、興”這《詩經(jīng)》六義。毛穎達的《毛詩正義》又對六義作了具體解釋:“然則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詞耳?!标P于賦、比、興,朱熹說過:“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可以敘事、狀物,也可抒情、議論。其特點是平鋪直敘。《假樂》是一群大臣為君主歌功頌德。自然是“賦”了。詩中不用比興,通篇采用賦體,直抒胸臆,盡情歌頌周王的功德,忠心祝愿周王福祿無盡無休,希望他永遠受到臣民的擁護、愛戴。語言坦白、直率,感情熱烈、直露、溢于言表。詩中運用復疊形式,大量使用疊字,如“顯顯令德”、“穆穆皇皇”、“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等,使人物形象生動、細膩,栩栩如生,加上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段的運用,既明顯地加強了語感和節(jié)奏感,又增強了詩的表現(xiàn)力。
全詩節(jié)奏明快,格調(diào)鏗鏘,抑揚頓挫,瑯瑯上口。首章子,之部,德,職部,之職通韻。人,天、命、申,真部。二章福、億,職部,皇、王、忘、章,陽部。三章抑、秩、匹,質(zhì)部,疆、綱,陽部。四章紀、友、士、子,之部,位、塈,物部。通篇韻律和諧悅耳,富于樂感,從而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
上一篇:《假樂》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兔爰》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