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余性之不可改兮, 悲嘆我的本性不可改變,
屢懲艾而不移。① 屢次吸取教訓堅定不移。
服覺晧以殊俗兮,② 服飾十分鮮艷與眾不同,
貌揭揭以巍巍。③ 形象高高大大頂天立地。
譬若王僑之乘云兮, 我象仙人王僑駕霧乘云,
載赤霄而凌太清。④ 乘著紅色云氣飛升天庭。
欲與天地參壽兮,⑤ 我的壽命能象天地久長,
與日月而比榮。 我的光榮就如太陽月亮。
登昆侖而北首兮,⑥ 登上昆侖高山向北而坐,
悉靈圉而來謁。⑦ 天上全部仙人都來拜望。
選鬼神于太陰兮,⑧ 我從太陰氣中選擇鬼神,
登閶闔于玄闕。⑨ 和我登上天門進入殿堂。
回朕車俾西引兮, 扭轉我的車馬奔向西方,
褰虹旗于玉門。⑩ 舉起虹旗直驅玉門山上。
馳六龍于三危兮,(11) 乘駕六龍奔馳三危山頂,
朝西靈于九濱。(12) 召西方之神到九曲水濱。
結余軫于西山兮,(13) 旋轉我的車子向著西山,
橫飛谷以南征。(14) 橫渡飛泉山谷又向南行。
絕都廣以直指兮,(15) 穿過都廣山野一直朝前,
歷祝融于朱冥。(16) 會見祝融海神經過朱冥。
枉玉衡于炎火兮,(17) 回轉我的玉車穿過炎火,
委兩館于咸唐。(18) 我兩次曲意在咸池暫停。
貫澒?jié)饕詵|朅兮,(19) 貫穿鴻蒙之氣向東離去,
維六龍于扶桑。 六條飛龍系在扶桑樹上。
周流覽于四海兮, 我要周行各地觀察天下,
志升降以高馳。 并想上上下下奔馳各方。
征九神于回極兮,(20) 召九天之神在天中會見,
建虹采以招指。(21) 高舉彩虹大旗指揮四方。
駕鸞鳳以上游兮, 乘駕鸞鳥鳳凰向上游蕩,
從玄鶴與鷦明。(22) 率領玄鶴鷦明緊跟身旁。
孔鳥飛而送迎兮, 孔雀上下飛舞迎來送往,
騰群鶴于瑤光。(23) 仙鶴成群飛騰經過瑤光。
排帝宮與羅囿兮,(24) 排開天帝之宮進入天苑,
升縣圃以眩滅。(25) 登上懸圃仙山心明眼亮。
結瓊枝以雜佩兮, 系結美玉枝條參雜玉佩,
立長庚以繼日。 升起長庚明星接替太陽。
凌驚雷以軼駭電兮,(26) 乘駕滾滾驚雷追逐閃電,
綴鬼谷于北辰。(27) 還把百鬼系在北極星上。
鞭風伯使先驅兮, 我又鞭策風伯開路向前,
囚靈玄于虞淵。(28) 并把玄帝之神囚禁虞淵。
遡高風以低徊兮,(29) 迎著高天大風徘徊游蕩,
覽周流于朔方。 我還觀察各地游遍北方。
就顓頊而敶詞兮, 我向圣帝顓頊傾訴痛苦,
考玄冥于空桑。(30) 考察玄冥之神來到空桑。
旋車逝于崇山兮,(31) 然后旋過車頭馳往崇山,
奏虞舜于蒼梧。 向虞舜進言來蒼梧山旁。
濟楊舟于會稽兮, 乘上楊木輕舟行至會稽,
就申胥于五湖。 請教伍子胥在五湖之上。
見南郢之流風兮, 看見楚國郢都流行風俗,
殞余躬于沅湘。 只能投身自沉沅水湘江。
望舊邦之黯黮兮,(32) 望見故國家鄉(xiāng)昏暗不明,
時混濁其猶未央。 人世混亂污濁令人失望。
懷蘭茝之芬芳兮, 懷抱蘭花茝草散發(fā)芬香,
妒被離而折之。 眾人嫉妒摧折分散四方。
張絳帷以襜襜兮,(33) 陳設深紅幕布鮮艷美好,
風邑邑而蔽之。(34) 輕風細微柔弱被它阻擋。
日暾暾其西舍兮, 太陽熾盛明亮降落西方,
陽焱焱而復顧。(35) 陽光炎熱勢盛還想返上。
聊假日以須臾兮, 暫且趁此時光游戲片刻,
何騷騷而自故。(36) 心中憂愁如故始終難忘。
嘆曰: 多么可嘆啊:
譬彼蛟龍,乘浮云兮。 我好象乘云的深淵蛟龍,
泛淫澒溶,紛若霧兮。(37) 浮游層層濃云被霧迷蒙。
潺緩轇轕,(38) 蛟龍卷曲縱橫如水流動,
雷動電發(fā),馭高舉兮。(39) 乘駕雷電迅速高飛天空。
升虛凌冥,(40) 蛟龍登上天界高遠無涯,
沛濁浮清,入帝宮兮。 棄污穢浮清氣進入帝宮。
搖翹奮羽,(41)蛟龍搖頭擺尾展開雙翅,
馳風騁雨,游無窮兮。驅使風雨遨游無窮太空。
(黃壽祺梅桐生譯)
【注】①懲艾:被懲創(chuàng)而戒懼,也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②覺皓:特別鮮明。覺,較。皓,鮮明。③揭揭:高貌。④太清:天空。⑤參壽:同壽。⑥北首:向北坐。首,向。⑦靈圉:眾神。⑧太陰:極盛的陰氣。⑨玄闕:天上的宮殿。⑩玉門:山名。(11)三危:神話中的仙山。(12)西靈:西方之神。九濱:九曲水濱。(13)結:旋。軫(zhen):謂車。(14)飛谷:神話中的飛泉之谷,太陽運行經過的地方。(15)都廣:神話中的地名。(16)朱冥:泛指祝融所居之地。(17)枉:回轉。玉衡:飾玉的車轅頭上的橫木。此處指車。(18)委:曲意。兩館:兩次停息住宿。咸唐:咸池。(19)澒?jié)?hongmong):氣,沒有成形的氣。朅(jie):離去。(20)九神:九天之神。回極:天之中央。(21)召指:指揮。(22)鷦(jiao)明:鳥名。(23)瑤光:北斗星中的一顆星。(24)羅囿:天苑。(25)眩滅:眩耀。或解為目光無主,不能仰視。(26)軼:追逐,超越。(27)鬼谷:在北斗星下,眾鬼聚居處。(28)靈玄:玄帝。虞淵:神話中的地名,日所入之地。(29)遡:同“溯”。(30)玄冥:太陰之神,主刑殺。(31)崇山:山名。驩兜所放之山。(32)黯黮(andan):不明的樣子。(33)襜襜(chan):鮮艷的樣子。(34)邑邑:微弱的樣子。(35)焱焱:同“炎炎”。勢盛。(36)自故:依然如故。(37)泛淫:隨水浮游。澒溶:深廣的樣子。(38)轇轕(jiaohe):參差縱橫。(39)馺(sa):迅疾的樣子。(40)虛、冥:天空。(41)翹:鳥尾上的長毛,尾。
人處在痛苦中,總想解脫,心情非常復雜。屈原不愿用同流合污來擺脫痛苦,一心要保持自己的高潔,自然會想離開楚國這個惡劣的環(huán)境,象古代仙人王僑那樣乘云漫游。
屈原果真登上仙界昆侖,到玄闕,又歷玉門、三危、九濱、西山、飛谷、都廣、朱冥、炎火、咸池、扶桑、帝宮、羅囿、縣圃、北辰、虞淵、空桑……他驅使或會見的有眾仙、鬼神、六龍、西靈、祝融、九神、鸞鳳、玄鶴、鷦明、孔鳥、群鶴、驚雷、駭電、軼電、風伯、靈玄、玄冥……詩為我們展現的是多么光怪陸離、瞬息萬變的神話世界!用如此長的篇幅,描繪如此瑰麗多彩的神話境界,在我國詩歌中是罕見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筆下常常出現很多神話境界,有代表性的如《夢遊天姥吟留別》、《梁園吟》,但景象都不如這樣神奇,這樣壯麗——雖然李白的仙境要有詩意得多。大約是因劉向生活在漢代,去古未遠,神話傳說比后世豐富的緣故。
屈原從乘云馭氣的空中遠遊,又轉向天南地北的人間遠遊,他在北方會見了古代的帝王顓頊,向他訴說自己的遭遇,又到南方的蒼梧向虞舜訴說自己的遭遇,又到五湖會見了先賢伍子胥。屈原本想通過與圣帝和古賢交談,使自己的遭遇和痛苦能夠得到理解和排遣,然而這個目的并沒有達到。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無論到空中遠遊,還是在人世遠遊,都不過是一剎那的念頭。他并不想真正逃避現實,并不想真正離開自己的祖國。劉向用這種游仙的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正是為了表現屈原對祖國的忠誠。這樣,屈原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他熱愛自己的祖國,而楚王昏庸,奸佞當道,祖國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他想拯救自己的祖國,而自己正遭受流放,無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才能。屈原預感到楚國將被秦國吞滅,他不愿意眼睜睜地看著祖國受敵人的蹂躪。“殞余躬于沅湘兮”,他只有用沉江殉自己的祖國,殉自己的理想。
如前所述,通過展示奇特壯麗的神話境界來和楚國黑暗現實加以對比,表現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本詩的最大藝術特色。此外,在結構和語言方面,這首詩也有自己的長處。
詩結構嚴謹,既層次分明,而又渾然天成。詩從天上寫到人間,從古代寫到當代,空間時間跨度大,詩層次間不用過渡文字,全靠文意自然銜接。詩從“余性之不改”,用王僑乘云自喻,再轉入寫“登昆侖而北首兮”的避仙,水到渠成。寫完遊仙,寫“遡高風以低徊兮,覽周流于朔方”,由仙界轉而遊人間的北方,也是順理成章的。又由人間的北寫到南,由東寫到西,由人間的遊覽,轉而寫“見南郢之流風兮,殞余躬于沅湘”,轉而寫楚國,更是天衣無縫。
詩在運用語言時,能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形式的語言。詩寫遊仙,用一個動詞加兩個名詞的句式為主(如“馳六龍于三危兮”、“朝西靈于九濱”),其中一個名詞又是地名,激越暢快,鏗鏘有力,以極快的節(jié)奏,展示一個一個的仙境,令人目不暇接。而寫楚國,則用一個名詞配上動詞、副詞和形容詞的句式,而且多用疊字、雙聲、疊韻,語氣紆緩而低沉,很適于描寫楚國的黑暗和屈原的哀怨。語言這樣隨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表現出作者駕馭語言的高度才能和技巧。
上一篇:《車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逢尤》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