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樗櫪社
【出典】 《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又,《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匠石)曰:‘……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唐·成玄英疏:“櫟,木名也。社,土神也。”
【釋義】 樗櫟(亦作櫪)皆不材之木,村社之木。樗櫪社,謂鄉(xiāng)村的社集。
【例句】 想?yún)羌г脚で嗖艩枴幩平祥藱郎纾蹈杪暦餍性评铩?吳潛《滿江紅·再和》2754)這是說吳姬越女踏青時唱的歌,卻不如村社里唱的山歌。
上一篇:典故《楮葉工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池中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