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樂府雅詞》新詩鑒賞
詞總集,三卷,拾遺二卷。南宋曾慥編纂。慥(生卒年不詳)字端伯,號至游居士,晉江(今屬福建)人。約生活于南宋紹興間。官至尚書郎直寶文閣,后奉祠家居,以著述為樂。博學,編有《類說》等書。
此書為北宋詞選本,據編者序云,此書乃就“所藏名公長短句,裒合成編,或后或先,涉諧謔則刪去”,又云“凡三十四家,雖女流亦不廢。又有百余闋,平日膾炙人口,咸不知姓名,則類于卷末,以俟詢訪標目拾遺云”。其編選以“雅正”為宗旨,如歐陽修之綺艷小令,柳永、黃庭堅俗艷之作皆不取。然亦未能將此旨貫徹到底,如陳瑩中之《減字木蘭花》諧謔鄙俗,亦得廁入。
此集之價值在于保存了“轉踏”的《調笑》《九張機》和“大曲”的《道宮薄媚》,為研究宋代歌舞提供了重要資料。這些作品都是敘事性質,如所收董穎的《道宮薄媚》以連章的形式,搬演吳、越興亡的故事。它以西施為中心,以兩國君臣為羽翼構成一出較完整的歌劇。“轉踏”則是歌中帶舞,唱中有說,它只用一個詞牌,寫成若干首詞,或分詠性質略同的幾個故事,或單獨表演一個故事。此書卷首收錄無名氏《調笑集句》八首,分《巫山》《桃源》《洛浦》《明妃》《班女》《文君》《吳娘》《琵琶》等八題。次錄鄭僅《調笑轉踏》十二曲,晁補之《調笑》七曲。這些連章曲使我們得知這種體制的定式:開頭是駢文致語,煞尾有七言放隊詩(七言四句);每一曲前都有平、仄換韻詩八句。大致曲詞是彈唱的,其余都用朗誦。這些對研究詞曲的演變和戲曲的產生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有《樂府雅詞》十二卷、拾遺二卷,當即此書,卷數較傳本多九卷。然傳本所載序中說的三十四家詞完全俱在,當為足本。后人遂以為或是陳書誤記,或是在流傳中將十二卷并為三卷。
此書不見宋、元、明刻本流傳。清嘉慶中江都秦恩復得一舊抄本,正集作六卷,拾遺二卷,曾刊刻流傳。商務印書館編印《四部叢刊》,亦收此書,所影為明抄本,但多妄改之處。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漢詩總說》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沉吟樓詩選》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