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牧之
【出典】 見“杜牧粗才”條。參見“杜牧風流”條、“齊山詩酒”條。
【釋義】 杜牧,字牧之,是唐代風流俶儻、不為俗禮所拘、但又懷有為國建立功業遠大抱負的詩人。他的事跡、佚事和詩作經常為后世所引用。
【例句】 ①與牧之高會,齊山詩酒;謫仙同載,采石風濤。(劉克莊《沁園春》[我夢見君]2595)這里以杜牧喻指“葉賢良”,意謂我在夢中與你相會,仿佛在九月重陽時參與杜牧齊山飲酒賦詩的集會一樣。②想牧之、千載尚神游,空山冷。(吳潛《滿江紅·齊山繡春臺》2725)杜牧有《九日齊山登高》詩,詩中描寫了他與朋友登齊山飲酒賦詩的豪情。作者亦登齊山,故而聯想到杜牧。③且恁沉浮,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畢。(吳潛《二郎神》[近時厭雨]2753)這里的“牧之”指希望為國建立功業的杜牧。當作者感到精疲力盡、打算與世浮沉之時,他又怕功名事業為杜牧之類人所獨占。④憶著舊時歌舞地,誰得似、牧之狂。(張炎《南樓令》[風雨怯殊鄉]3492)這里的“牧之”是指風流俶儻、不拘禮法的杜牧。意為自己年輕時在歌舞場中,也沒像杜牧那樣不拘形跡。
上一篇:典故《牡丹坪》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牧童遙指杏花深處》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