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與莎士比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法國司湯達著。王道乾根據Librairie Ancienne Honore Champion,Paris,1925年版本譯出。由上海譯文出版社于1979年5月、1982年10月兩次出版。司湯達的《拉辛與莎士比亞》是1823年與1825年出版的同學院古典主義論戰的兩本小冊子的合集,是司湯達的重要理論著作,亦是法國現實主義的重要文獻。1823年的第1部分包括3章:《為創作能使1823年觀眾感興趣的悲劇,應該走拉辛的道路,還是莎士比亞的道路》、《笑》、《浪漫主義》;1925年的第2部分是直接對法國復辟時期舊制度、舊思想的官方代表法蘭西學院古典派攻擊浪漫主義的反擊。莎士比亞與拉辛分別作為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代表,表示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美學觀點與封建貴族舊藝術的對立。司湯達在這部著作中提出的是現實主義的藝術原則,為法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發展開辟了道路。司湯達在《拉辛與莎士比亞》中提出了一個關于時代的重要問題,他強調時代的變化,總是將藝術放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加以考慮。在談到喜劇問題時指出:“盡管證券交易所和政治賦予我一種深刻的嚴事性,盡管懷有黨派的仇恨,倘若要讓我笑,仍然必須在我面前以一種愉快有趣的方式使某些滿懷熱情的人在走向幸福的道路上失足受騙才行。”這就是司湯達所強調的資產階級“現代人”?!独僚c莎士比亞》另一個主調是:“一切偉大作家都是他們時代的浪漫主義者”,“表現他們時代的真實的東西”,“因此感動了他們同時代的人”?,F實主義藝術原則比較完整的提出來了。還有,在藝術上,一系列原則性的意見,特別是向莎士比亞學習的問題,在法國文學史上似乎可以說第一次如此鮮明地提出來并作出比較詳盡的說明。
上一篇:《情愛自然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拾遺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