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游俠傳》
【本書體例】
梁羽生著。40回,54萬5千字。香港偉青書店版。
唐天寶年間,玄宗李隆基,奪了他的兒子壽王李瑁之妻楊太真做貴妃。楊貴妃得寵不幾年之后,她的三個姐姐都被封為夫人,從兄楊國忠也拜相專權(quán)。致使小人當(dāng)?shù)溃樾皾M朝。而胡將安祿山則因極力巴結(jié)楊貴妃,飛黃騰達,身兼平盧節(jié)度使與范陽節(jié)度使二職仍不滿足,雖比貴妃年長,卻仍拜楊貴妃為義母,為的是更進一步執(zhí)掌大權(quán)。安祿山野心勃勃,朝野之間對之大為不滿,卻又無可奈何。安祿山得勢之后,興兵反叛,成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正當(dāng)是時,綠林間的兩大強盜世家竇令侃一家與王伯通一家——分別為當(dāng)年“十八路反王”的竇建德的后人與王世充的后人——因爭奪綠林霸主之位而勢成水火。竇氏兄弟五人武藝高強,人稱“竇家五虎”,本已穩(wěn)居盟主之位,然而王伯通處心積慮,將其子王龍客及其女王燕羽分別送到高人門下,學(xué)成一身驚人的藝業(yè)。又邀請剛出道不久便已名震江湖的一對師兄弟空空兒與精精幾為倚靠,前往竇家報仇。
大俠段珪璋因早年得罪安祿山,知安氏心狠手辣,只得隱居于長安郊外六十里處的鄉(xiāng)村之中。與大唐進士棄官歸隱的史逸如一家最為莫逆,這一日,正當(dāng)段妻竇氏產(chǎn)下一子名克邪,而史妻盧氏亦生下一女名若梅,兩人大喜并訂下婚事。不料被安祿山發(fā)覺蹤跡,前來捕捉,至使史逸如身死、妻女被擄,而段珪璋因救人不成反受傷,只得隨其妻往飛虎山竇家山寨避難(竇氏線娘正是竇家五虎的六妹),并在路途之中受到魏洲大俠南霽云的護送。來到竇家之后,適逢王家前來報仇,段珪璋對此江湖上以暴易暴的勾當(dāng)本已厭惡,加之其幼子又被空空兒盜去,只得袖手旁觀。以至于竇氏兄弟五人俱被王伯通之女王燕羽所殺,只剩竇令侃的義子、燕山王鐵昆侖之子鐵摩勒一人幸免于難。鐵氏少年矢志為義父一家報仇,段珪璋受其妻所請,授其劍譜,并托南霽云將其攜入一代宗師磨鏡老人門下學(xué)藝。
七年之后,鐵摩勒藝成出道,適逢安史之亂風(fēng)云乍起,鐵摩勒受其大師兄南霽云所托,前往京師為皇帝老兒保駕。后雖護駕有功,然又帶頭殺死楊國忠、逼死楊貴妃,使唐玄宗懷恨在心,欲將其置于死地而后快。幸而空空兒前來營救,并帶來了段珪璋之子段克邪的消息。
其時皇帝倉皇出逃,安祿山在長安稱帝。而王伯通父子亦公開投靠了安祿山。只其女王燕羽尚識大義,對其父兄投靠異族殘殺百姓之事極為不滿。鐵摩勒離開唐皇之后前往長安,被安祿山部下聶鋒將軍所獲,聶將軍尚有一絲正義之心,將鐵摩勒留在了身邊。一日安祿山大宴群臣,極盡奢華。而鐵摩勒發(fā)現(xiàn)殺害鐵昆侖的殺父仇人羊牧勞正在席間,大權(quán)在握,因此大鬧皇家園林,使一場盛筵變成了惡斗之場。安祿山當(dāng)日目盲,被其子安慶緒所殺而鐵摩勒則得到了薛蒿、聶鋒兩將軍及段珪璋夫婦、韓湛父女、王燕羽師兄妹等的援手。薛聶二將亦反叛安祿山,投奔唐王朝。
段珪璋終于見到了一別十年的兒子段克邪,沒想段克邪拜在空空兒師母的門下,學(xué)得了一身驚人的武藝,僅十歲便已驚人。此時一家團圓,聞睢陽被圍,赴睢陽途中,碰到了殺出重圍請援兵未果的南霽云。于是便隨南霽云一道前往危城睢陽,睢陽太守張巡一代名將,然奈何敵眾我寡且糧食斷絕,孤城被圍,終于被安祿山的大將令狐潮攻陷,張巡被俘就義,段珪璋、南霽云、雷萬春等當(dāng)場戰(zhàn)死。唯段克邪保護其母及南夫人夏凌霜母子殺出重圍,不久段夫人聞段珪璋死訊,亦氣絕遜世。名城浴血大俠捐驅(qū),一代英豪、永垂青史!
梁羽生有言道:“顧名思義,標(biāo)明是寫武俠小說,有武有俠。我認(rèn)為,武是一種手段,俠是一個目的,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所以,俠是最重要的,武是次要的……那么,什么叫做俠,這有很多不同的見解。我的看法是,俠就是正義的行為。什么叫做正義行為呢?也有很多很多的看法,我認(rèn)為對大多數(shù)人有利的就是正義的行為。”
小說《大唐游俠傳》就是集中筆力塑造了段珪璋、南霽云(即“魏洲南八”)這兩位大俠的形象。這二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見義勇為,品德高尚。尤其是到最后,睢陽被異族叛軍所圍。他們一身武藝,本可“獨善其身”,然而卻不愿私自逃離,終于與危城共存亡,捐軀沙場,這正是為了民族的利益以及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獻身的大俠英雄的風(fēng)范。
小說兼有歷史小說之長,如前所述,對大唐天寶年間的歷史風(fēng)云進行了精細準(zhǔn)確的描繪,直接寫到了唐玄宗、楊貴妃、楊國忠、高力士以及安祿山、安慶緒、郭子儀、張巡等等歷史人物。以及安史之亂的前因后果,從開端到轉(zhuǎn)折,包括玄宗出逃、馬嵬驛事變……等等事件均大致與史實相符。睢陽之圍則更是寫得驚心動魄、宛如目前。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小說既寫了上層的歷史人物、又寫了下層的江湖人物,既寫了歷史上實有其人的人物,又寫了小說中虛構(gòu)的人物,而且二者之間真假難辯,融為一體。涉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更涉及到各種不同的性格與典型。如小說中寫到了唐王的龍騎都尉秦襄、尉遲北、宇文通;寫到了將軍薛蒿、聶鋒、令狐潮、郭子儀、張巡;寫到了游俠段珪璋、南霽云、雷萬春;寫到了怪俠空空兒與精精兒;寫到了綠林豪杰竇氏五虎、王伯通、王龍客、辛天雄、褚遂;寫到了江湖隱逸磨鏡老人、妙慧師太;寫到子大魔頭羊牧勞、馬遠行、牛不耕展大娘……如此等等眾多的人物,而且層次分明,陣線分明、性格分明。有忠肝義膽、有愚忠一片、有自私自利、有見風(fēng)使舵、有持惡起亂、有恃技傲世、有臨危不懼,有見義勇為的……如此之多的人與事,如此之多的性格與形象,如此復(fù)雜的糾葛與沖突,使這部《大唐游俠傳》視野廣闊,且意境深邃。
小說中對情事及愛情心理的描寫,亦見功力,獨具特色。如寫少年英雄鐵摩勒與韓芷芬、王燕羽、長樂公主這三位女性之間的奇妙的愛情關(guān)系及其微妙動人的愛情心理,足見小說的愛情描寫的特點。韓芷芬倒還罷了。她是隱逸的天下第一點穴名家的女兒,其父與鐵摩勒之父早有交情,可以說是門當(dāng)戶對。而王燕羽則恰恰是鐵摩勒的“殺父之仇”,鐵摩勒的義父竇令侃一家正是被王燕羽所殺。然而當(dāng)鐵摩勒矢志報仇之際,卻不料屢次被王燕羽手下容情。這一方面也是因為王燕羽年紀(jì)漸長,逐漸明辨是非,對自己昔年所為頗生悔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王燕羽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她的仇人鐵摩勒,而且鐘情之深,難以自拔。而鐵摩勒“護駕”期間,結(jié)識了唐玄宗的愛女長樂公主,而沒想到長樂公主竟也對這一出身草莽而英勇無敵的少年英雄暗自傾心。這一愛慕雖未及明示,然而其深刻動人的韻致卻已充分地體現(xiàn)在其言行與小說文字之中。這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悲劇故事。
此外,小說的氣勢磅礴,情節(jié)曲折,悲歡離合、亂世奇情,然而又嚴(yán)謹(jǐn)?shù)貥?gòu)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讀之絲絲入扣,步步深入。文字清新語言優(yōu)美流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俠小說的優(yōu)秀作品。
上一篇:《大唐三俠》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大寶傳奇》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