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壽光侯
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二。《法苑珠林》卷四十二錄載。本事見《列異傳》、《列仙傳》。作品敘寫:漢章帝時,有個壽光侯,能降百鬼眾魅。同鄉有一婦人被魅困擾,侯為劾之,得大蛇數丈,死于門外,婦人遂得安樂。有一棵大樹,人過其下即死,鳥飛其上便墜,侯劾之,樹盛夏枯落,有大蛇長七八丈,懸死樹間。章帝聽到后,詔他詢問其事,并讓人裝扮成妖怪試探他的本領。壽光侯施展法術,三個假妖怪登時仆地無氣。章帝大驚,說明真相后,壽光侯又把他們解醒。作品旨在說明人定勝妖。小說中的鬼魅,均以害人為其共同特點,這是當時社會條件下,各種自然災害和社會邪惡的形象寫照,而壽光侯這一降妖英雄的塑造,正是人們征服自然、戰勝邪惡的理想化身。在不足二百字的短文中,作者選取三個小故事,用壽光侯降妖的脈意貫通,渾然成一體。在獨特的結構中,既顯其剪裁精當,不枝不蔓,又見其語言簡潔,富于表現力。小說巧用反襯法,在每一則小故事的敘寫中,都先渲染鬼魅的兇惡可怕,如章帝言:“殿下有怪,夜半后,常有數人,絳衣披發,持火相隨。”讀罷令人毛骨悚然。這里雖為章帝弄“鬼”,但假鬼亦鬼,然而壽光侯竟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其降服。前面對妖勢的渲染實際上是為后面英雄降妖進行反襯的。這種筆墨,既增強了故事的浪漫主義情趣,又突現了作品的主題。但小說在人物塑造上功力不足,壽光侯的形象不夠豐滿。后人采《神仙傳》中劉憑降妖事續于本文之后,故《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均歸入“劉憑”條下。《后漢書·方術傳》亦載錄此事。
上一篇:《先秦·呂不韋·宓子賤治亶父》簡析
下一篇:《秦漢·東方朔·山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