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呂不韋·宓子賤治亶父
亦題《掣肘》、《掣肘難書》。戰(zhàn)國寓言小說。舊題呂不韋撰。原載《呂氏春秋·審應覽·具備》。《新序·雜事》、《孔子家語·屈節(jié)解》亦載。陳蒲清等編 《中國古代寓言選》、公木等編《歷代寓言選》、李格非等編《文言小說》皆錄入。宓子賤,名不齊,春秋時魯國人,孔丘弟子,曾為“單父宰”,后世被追封為“單父侯”。本篇描寫:宓子賤去治理亶父,怕魯君聽信讒言而使自己不能推行施政方法,去向魯君告別時,要求魯君派兩個親信同他一塊到亶父去。到任后,亶父的官員都來朝見宓子,宓子叫同來的兩個人記錄。這兩個剛動筆,宓子就從旁邊搖他們的胳膊肘子,兩個人因此書寫得不好,宓子便大發(fā)脾氣。兩個官吏很害怕,請求讓他們回去。兩個官吏回來后向魯君報告了事情的經(jīng)過。魯君聽后長嘆了一聲,深有感慨地說:“宓子是用這個辦法指出我的不賢之處。由于我的干擾而使他不能推行他的治理辦法,要不是你們二人來報告,我差一點就犯錯誤了!”于是派親信去亶父轉(zhuǎn)告宓子,讓他按照個人的主張治理亶父,每過五年向魯君報告一次就行了。故事說明上級不能過多地干預下級的工作,否則,會妨礙下級才能的發(fā)揮和正確措施的收效。原先魯君沒有認識到充分發(fā)揮臣下的聰明才智的重要性,而派兩個親信去牽制宓子賤。而當他得知宓子賤“掣肘”的事情時,便能悟出宓子賤勸戒他勿亂干涉臣下的用意,并立即派人去向宓子賤表明自己的重托。這些都刻畫了魯君的賢明性格。宓子在亶父所做的“掣肘”一段表演,是以戲劇性的形式所設(shè)的一個“隱語”,收到了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效果。“掣肘”的成語即由此而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安陽亭書生》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壽光侯》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