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永遇樂·寄孫巨源》唐宋詞匯評賞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今朝有客,來從淮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本事】
傅干《注坡詞》卷七:公自序云: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于景疏樓上,既而與余會于潤州,至楚州乃別。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于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景疏樓為景慕,西漢疏廣、疏受而作,二疏,海州人。蘇軾另有《二疏圖贊》,見《蘇軾文集》卷二十一。
《施注蘇詩》卷三:東坡與巨源,交契甚厚。既別于海州景疏樓,后登此樓懷巨源,作《永遇樂》詞以寄。
【編年】
《孔譜》:熙寧七年(1074)十一月十五日。時與孫洙別已三月。
上一篇:《晁補之·永遇樂》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解昉·永遇樂·春情》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