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文學的文獻·先秦兩漢文學研究資料與工具書·類書、政書類
1.《北堂書鈔》
唐虞世南編,成書于隋。《唐志》著錄173卷,今本160卷,當有散佚。全書分為19部852類。每類先摘引詞句作標題,標題之下征引典籍文句。雖所引文句首尾不夠完備,有的不注出處,但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類書,所引典籍時代較早,保存了一些可貴的資料,對于輯佚和校勘有一定的價值。有清光緒十四年刊孔廣陶校本、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類書》影印本。
2.《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等編。此書開創(chuàng)了“事文并舉”和按“天、地、人、事、物”編排的原則與次序,后代類書大多受其影響。全書100卷,分為46部727類。每類之中,史實居前,摘引經(jīng)史子等典籍的有關(guān)資料;詩文則摘引有關(guān)的詩、賦、頌、贊、論、箴、碑等文句。雖有門類簡繁失宜、分合未當之弊,但全書征引典籍達一千四百多種,皆為隋以前典籍,至今什九不傳,故宋以后多用來校勘輯佚,有較高的文獻價值。有中華書局1959年影宋本、1965年排印汪紹楹校宋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汪校本,附有人名和書名索引,便于使用。還有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類書》影印本。
3.《初學記》
唐徐堅等編。全書30卷,分為23部313類。每類先列“敘事”,引古書有關(guān)事物掌故的記載,對本類作概括敘述;次為“事對”,取古代故事或文句編為對偶詞句;最后是“詩文”,摘引詩文片斷。此書篇幅不大,但體例嚴謹,“博不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四庫全書總目》),且采錄均為隋代以前典籍,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有1962年中華書局點校本。1980年,中華書局又出版了許逸民編的《初學記索引》,有“事對索引”和“引書索引”兩部分,可幫助檢索。又有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唐代四大類書》影印孔廣陶本。
4.《太平御覽》
宋李昉等編。該書是一部大型的綜合性類書,全書1000卷,約五百萬字,分為55部4558類,按天、地、人、事、物為序編排,引用唐代以前的文獻資料,按經(jīng)、史、子、集的順序排列。本書征引極為浩博,且所引典籍比較完整,多整段或整篇文字,大大超過了以前的類書。征引典籍達2579種,今存者不過十之一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獻資料,后人多用以校勘輯佚。但此書所引典籍文句,多抄自以前的類書,不盡出于原本,使用時應注意。本書有多種刊本,以中華書局1960年影宋本(《四部叢刊三編》本)最通行。查檢《太平御覽》,除利用書前的“總目”和“詳目”外,錢亞新編《太平御覽索引》和燕大引得編纂處編《太平御覽引得》可資利用。
5.《通典》《通志》《文獻通考》
這三部書合稱“三通”,屬政書類著作,即反映歷代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的歷史著作。
《通典》200卷,附考證1卷,唐杜佑編著。這是一部反映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歷史的著作,上起傳說中的唐虞時代,下迄唐肅宗、代宗時期,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等8典,每典又分子目。取材不限于正史,凡有關(guān)政治得失的史料,無不網(wǎng)羅,但又“詳而不煩”(《四庫全書總目》),體例嚴謹,脈絡清晰,是了解古代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變化的重要參考書;書中還保留了所引典籍的一些古注,對訓詁研究也有參考價值。有明、清多種刊本。今有中華書局出版的王文錦等點校本。
《通志》200卷,附考證3卷,南宋鄭樵編著。本書不同于《通典》,而是仿照《史記》的體例編著的一部通史,分為本紀、世家、年譜、列傳、略,主要反映了唐代以前的歷史。此書發(fā)凡起例,貫通各史,包舉各代典章制度、學術(shù)源流,尤以“略”(共20略)價值最高。雖有雜抄舊史和體例不嚴之弊,但對我們了解社會歷史文化、學術(shù)源流等均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有清木活字本,今通行中華書局影印本。《通志·二十略》,今有中華書局的點校本。
《文獻通考》348卷,附考證3卷,元馬端臨編著。本書以杜佑《通典》為藍本,分24“考”,記載上古至宋寧宗時代典章制度和文化的沿革。每“考”前有小序,有的內(nèi)容后還加按語,貫通古今,闡明新見。本書比《通典》門類更齊全、內(nèi)容更豐富,比《通志》體例嚴謹,是敘述宋代以前典章制度和文化沿革最詳贍的一部著作。今有中華書局影印萬有文庫本最為通行。
“三通”產(chǎn)生之后,清代乾隆年間,又仿“三通”體例、接續(xù)“三通”編寫了六部類似的著作,即《續(xù)通典》《皇朝(清)通典》《續(xù)通志》《皇朝(清)通志》《續(xù)文獻通考》《皇朝(清)文獻通考》;民國時劉錦藻又編了《清朝續(xù)文獻通考》,共成“十通”。1937年,商務印書館合印為“十通”,并附《十通索引》。《十通索引》包括說明、四角號碼索引和分類詳細目錄。這是比較常見的本子,但錯誤較多,使用時應注意。
同屬政書類的還有“會要”體史書,按朝代輯錄有關(guān)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變遷沿革的史料。與先秦兩漢有關(guān)的“會要”體史書有清代姚彥渠的《春秋會要》,明代董說的《七國考》,清孫楷編、徐復訂補的《秦會要訂補》,宋徐天麟的《西漢會要》《東漢會要》,宋王應麟的《漢制考》等,均宜參閱。
上一篇:遼金元文學·遼金文學的文獻·筆記、行記
下一篇:宋代文學·宋代文學的工具書·索引類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