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唐》簡介|鑒賞
全名《反唐演義傳》,一名《武則天改唐演義》,又題《異說反唐演義全傳》,《薛剛?cè)?掃)鐵丘墳》、《反唐女媧鏡全傳》。題“姑蘇如蓮居士編輯”。有瑞文堂刊大字本,首為如蓮居士序,內(nèi)封橫書“武則天改唐演義”,正面右欄為“評點薛剛?cè)黎F丘墳全集”,中為“異說反唐演義傳”,板心題“反唐全傳”。十四卷一百四十回。正文半頁10行,行20字。藏遼寧省圖書館。魯迅故居藏十卷一百回三和堂刊本,魯迅題識: “三和堂版本,首葉作‘反唐女媧鏡全傳’,兩旁夾寫‘內(nèi)附風(fēng)嬌投水’、‘徐孝德下山’;序末作,‘時乾隆癸酉(1753)仲冬之月如蓮居士錄于似山居中’;每卷第一行皆作‘新刻異說反唐演義傳’”。另有崇德堂本、嘉慶五年致和堂本皆為百回本。
書敘唐初太宗點選民女為宮娥,荊州武媚娘選中入宮,被封為才人,因與太子有私,被逐出為尼。太子繼位,是為高宗,召回武氏,立為妃子。武氏設(shè)計陷害皇后,廢為庶人,取而代之。但皇后被廢不久產(chǎn)下一子,武后命太監(jiān)杜回將其母子害死。杜回不忍,帶著皇后血書將太子送給江夏王李開芳撫養(yǎng)。皇后在冷宮自縊而死。
時兩遼王薛丁山同夫人樊梨花平了西涼,班師回京。丁山有四子,曰猛、勇、剛、強。三子薛剛是樊梨花所生,性極躁,好打不平,渾名“通城虎”。奸相張?zhí)熳蟪跃埔剐校谎偼创?張?zhí)煊宜阶圆傺萁酁檠偹瑁松媳締⒆啵怀桃Ы稹⒎婊ㄋo。山西薛義至京投案不著,將妻子楊氏賣于張?zhí)煊腋小執(zhí)煊矣闂钍希箤⒀αx囚在府獄。薛剛聞之大怒,救出薛義,復(fù)將己應(yīng)襲之泗水關(guān)總兵之職讓于薛義。
至上元佳節(jié),高宗與武后并諸皇子在五鳳樓觀看花燈,也不禁百姓前往。于是,觀燈的人如潮如海。薛剛大醉后從酒肆中出來,街道上早己塞滿了人,無人肯讓路。薛剛一時發(fā)起性來,舉起雙拳向人群中亂打,一片混亂。高宗見狀大驚,命皇七子李昭領(lǐng)人查問,薛剛不知,將皇子一腳踢死。高宗聞訊大驚,跌下樓來,救治不痊,崩于內(nèi)庭。薛剛知闖下大禍,逃出皇城。武后命武三思點兵三千圍住兩遼王府,從薛丁山夫婦拿起,直至家丁女婢,一門男女共三百八十五人盡皆囚入天牢。只有二子薛勇在盜馬關(guān)做總兵,四子薛強往太行山進香未曾拿獲。薛勇托家人攜其子薛斗投姑丈平西侯竇必虎,夫妻兩人被解回長安。薛強逃至雁門代郡,遇李靖,李靖以法術(shù)將他送至大宛國。時九環(huán)公主繡樓召親,繡球落薛強之手,遂被招為駙馬。薛剛逃至徐州,與臥龍山女寨主紀鸞英大戰(zhàn),不分勝負,各懷愛慕之心,遂在山上結(jié)為夫婦。
高宗死后,太子李昱即位,改元咸亨,號為中宗,尊武后為皇太后,立韋氏為皇后。中宗于薛氏一門,頗有赦宥之意,并不深究。無奈武太后怒甚,又加上張?zhí)煊摇⑻熳蟮纫话鄼?quán)臣唆聳,謂中宗柔弱,竟有廢帝之意。武太后卒廢中宗為廬陵王,往房州安置,臨朝執(zhí)政,下旨將薛丁山一門盡皆斬首。江淮侯徐敬猷不忍薛門忠義覆宗絕代,毅然將三歲幼子孝思于獄中將薛猛子薛蛟換出。法場上,樊梨花為梨山老母救去,孝思亦被太乙山竇青老祖攝走。兩遼王府大殿掘地數(shù)丈,將薛門三百八十余人尸首填在地坑中,上用三層石板,三層生鉛埋蓋,以生鐵溶化,澆成墳堆,謂之“鐵丘墳”。把府門鎖釘,派三百名軍丁把守。如有人哭祭,即以叛臣余黨拿住。
武氏奪取唐室之后,悉罷李氏宗室官職,用諸武代之。李開芳亦被罷去西京留守之職,而其撫養(yǎng)的太子李旦年已十四歲,遂將真相告之,托副使馬周與杜回奉之往揚州投英王徐敬業(yè),以圖復(fù)興唐室天下。徐敬業(yè)乃修書知會其弟敬猷。敬猷帶了三歲的薛蛟奔揚州,路經(jīng)徐州臥龍山下,遇會薛剛,遂將薛蛟留在山上,敬猷自往揚州而去。
薛剛知全家遭受慘戮,往長安一祭鐵丘墳,為守軍發(fā)覺,武三思領(lǐng)兵圍住。眾功臣元老聞知此事大驚,武國公馬登舍命救出。馬登往房州投廬陵王,薛剛托請赦罪,并愿助廬陵王反武氏,復(fù)興唐室。武三思則統(tǒng)兵六十萬進剿臥龍山欲擒薛剛。大戰(zhàn)中,紀鸞英懷抱薛蛟,與薛剛相失,慌忙逃走,在葵花樹下產(chǎn)下一子,取名薛葵。旋往投房州黑龍村母舅家安身。薛剛殺出重圍,無處棲身,忽想到薛義鎮(zhèn)守泗水關(guān),往投之。不料薛義忘恩負義,欲騙擒薛剛,其妻楊氏規(guī)勸,竟被薛義踢死,薛剛酒后,被薛義捆住,第二日解往長安。路過漢川黃草山,吳奇和馬贊得李靖指示,往劫之,同拜兄弟,尊薛剛為山寨主。薛義被薛剛斬首剖尸。
徐敬猷至揚州,英王敬業(yè)早已兵馬整集,命駱賓王做了一道檄文,即日興師,帶領(lǐng)十萬兵眾殺奔金陵而來。武氏乃差李承業(yè)、武三思和武承嗣興兵征討。李承業(yè)先敗,卻乘機偷襲揚州城,又派姚鐵頭詐降以刺敬業(yè)、敬猷。馬周帶兵回救揚州,見大勢已去,權(quán)占翠云山。武三思破了揚州,戮殺英王家小,李旦與徐敬業(yè)子美祖和成孝逃走。武氏欲篡皇位,抄殺宗室四百家共一萬三千余口,即皇帝位,建國號曰大周。
徐美祖孤身逃至?xí)x寧,舊日同窗王潮欲擒之,家將魏思泉報信,逃入女媧廟內(nèi),得女媧傳授天書。美祖與魏思泉投黃草山,與薛剛相見。探知徐氏兄弟首級被武氏放在長安法云寺塔頂。薛剛等五人便往長安偷取首級,薛剛第二次祭掃鐵丘墳,又被守軍發(fā)覺,躲入狄仁杰府中,狄仁杰以計護送出城,武氏欲立武三思為太子,夜傳入宮,不想三思適在花園與女子茍合,全然不知此事。狄仁杰聞知后,急扶病勸阻,立廬陵王為太子。未幾,狄仁杰年高而死,生前傳給張柬之三個錦囊,以保中興。
房州廬陵王得魯仲、馬登二人輔佐。一次魯仲出外禮聘賢人,路過黃草山,與薛剛相見,頗為相合,回至房州,便請廬陵王赦宥了薛剛。薛剛借房州打擂臺機會,謁見廬陵王,回途中尋得九焰山為聚義之地,糾集南建、北齊與烏氏五兄弟等英雄,議圖大事。
太子李旦與徐美祖、成孝從揚州逃出,成孝出了西京,遇異人學(xué)法后,搶了西馀國,霸占一方,稱為成武皇帝,國號大英。李旦逃到通州,沒了盤費,只得沿街乞討。通州商人胡發(fā)將他收入店中,讓他料理雜務(wù),改名進興。胡發(fā)寡嫂文氏有女鳳嬌,極為嬌媚,倚胡發(fā)過活,很受冷遇。胡發(fā)妻刁氏不喜進興,而文氏贈之舊綿衣,又將鳳嬌許給進興為妻。進興因與馬迪比箭,被胡發(fā)毒打一頓,只有文氏和鳳嬌照顧他。曹彪奉馬周之命四下訪尋太子下落,路過通州,至胡發(fā)店購傘,巧遇太子,遂接至翠云山,納了馬周甥女婉蘭為申妃,日日與馬周眾將談?wù)撥姍C,以為翠云山非久守之地,乃議取漢陽城為安身之所。漢陽守將殷國泰乃是殷開山之后,遂迎太子入城。日日操演士卒,欲攻臨江城。臨江城總兵李信飛奏武后,派李承業(yè)領(lǐng)兵征漢陽。紫陽真人故意贈萬箭火輪牌給李承業(yè),實是太子夫妻相會之緣。李承業(yè)恃之大勝唐軍。
進興走后,文氏與鳳嬌屢受凌辱,馬迪欲奸鳳嬌不成,便四處散布謠言謂進興已被打死在牢中,文氏與鳳嬌至尼庵求簽,馬迪乘機欲行非禮,文氏舊家人胡完適至相救,逃至陵州崔家。崔家三子文德見鳳嬌孤苦伶仃,欲娶以為妻。奈鳳嬌一心思進興,竟投江以全節(jié),被潯陽知府陶仁救起。時唐王李旦為破萬箭火輪牌,不得已,冒名李國祚,前往陶仁家就親,以謀其家之女媧鏡。唐王與陶小姐成親后,夜夜和衣而睡。一日與鳳嬌相遇,方告以真實身分,因盜取寶鏡,命從人帶回。陶仁覺察真情,將二人擒住,得馬周率兵救出,回到漢陽,擇日完婚。唐王大敗李承業(yè),碎剮之。領(lǐng)兵親征,連下三十余城。武則天納張柬之言,尊李旦為大唐天皇,以漢口為界,相與連和。
紀鸞英帶著薛蛟、薛葵到母舅家,十?dāng)?shù)年后,皆已長大成人,聞聽房州廬陵王長女安陽公主繡樓招親,二人偕往。繡球為二人搶奪,各得一半,廬陵王將長女安陽公主配薛蛟,次女端陽公主配薛葵。新春之宵,薛剛同吳奇等人往長安三祭鐵丘墳,事畢,殺出光壽門,往姑丈竇必虎處借兵,竇必虎修書新唐國王納羅,國王招薛剛為駙馬,借得西涼兵十萬,匯合南建北齊,返還九焰山,方知紀鸞英情況,待西涼兵一到便扯起“雙孝王”旗號,興師造反。武三思來攻,擒獲吳奇等四人解往長安,路遇紀鸞英與薛蛟、薛葵等解救,殺回九焰山,大戰(zhàn)中,薛剛父子相認,夫妻團圓,武三思大敗潰退。
武則天聽張柬之言,詔廬陵王入京。武承嗣與張昌宗設(shè)計放火欲燒死廬陵王,張柬之依狄仁杰遺計,將廬陵王從地道中救出,薛剛保駕至九焰山,招兵買馬,武三思數(shù)次來剿,俱大敗。各路節(jié)度使紛紛反周歸降。廬陵王乃擇日興師,奪取洛陽、虎牢關(guān),潼關(guān)守將武丹池亦歸降。薛強領(lǐng)兵來會,遂一道殺向長安。武則天、武三思從地道逃走。廬陵王復(fù)即皇位,薛剛開鐵丘墳,用禮遷葬。薛強不受敕封,自回山后。
中宗詔請武后還朝,赦武三思之罪,惟將奸臣張?zhí)熳蟮忍幩馈N淙既雽m中,與韋后通,逐去功臣,并將中宗毒死。薛強得李靖指示,保李旦發(fā)兵入長安。薛剛亦得樊梨花指點,擒住武三思。李旦即位,是為睿宗。薛家一門團圓。
本書假歷史為由頭,人物紛雜,情節(jié)錯綜,今評書《薛剛反唐》即從此出。道光十八年(1838)江蘇禁毀淫詞小說,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禁毀淫詞小說,同治七年(1868)江蘇巡撫丁日昌查禁淫詞小說,本書皆被列入應(yīng)禁書目。
目 次
第 一 回 兩遼王安葬白虎山 狄仁杰拒色臨清店
第 二 回 李淳風(fēng)課識天機 武媚娘初沾雨露
第 三 回 武才人出宮為尼 褚遂良入朝直諫
第 四 回 征西將回朝受爵 武昭儀暗害正宮
第 五 回 高宗誤信報公仇 杜回忠心救小主
第 六 回 江夏王救護真龍 通城虎打奸闖禍
第 七 回 程咬金朝房辨論 張?zhí)熳笕虤庑靥?br>
第 八 回 張?zhí)煊医虉鍪苋?樊梨花堂上生嗔
第 九 回 夫人護子親面圣 薛剛仗義救冤人
第 十 回 貧漢受恩得武職 官民奉旨放花燈
第十一回 繡燈下踢死皇子 御樓上驚崩圣駕
第十二回 武后下旨拿薛族 薛勇修書托孤兒
第十三回 小神廟薛強遇友 大宛國公主招夫
第十四回 教場中神佑良緣 金鑾殿夫妻交拜
第十五回 臥龍山兩雄交斗 聚義廳雙人配合
第十六回 棄親子薛蛟脫禍 廢中宗武后專權(quán)
第十七回 薛丁山全家遭刑 樊梨花法場脫難
第十八回 武氏削奪唐宗室 馬周挺身當(dāng)大任
第十九回 江淮侯訴出原由 通城虎知情痛哭
第二十回 薛剛一掃鐵丘墳 馬登力救通城虎
第二十一回 三思領(lǐng)旨剿薛剛 鸞英荒郊產(chǎn)男兒
第二十二回 鸞英避難黑龍村 薛義忘恩貪爵位
第二十三回 通城虎酒醉遭擒 兩英雄截途搶劫
第二十四回 揚州城英王舉義 金陵地兩軍對敵
第二十五回 承業(yè)定計襲揚州 鐵頭乘夜刺英王
第二十六回 馬周失勢權(quán)居山 武氏篡位移唐祚
第二十七回 謝映登指示咬金 眾功臣避難出鎮(zhèn)
第二十八回 武三思進如意君 魏思泉放徐美祖
第二十九回 女媧主傳授天書 狄梁公捉拿便婆
第三十回 薛剛二掃鐵丘墳 仁杰隱藏通城虎
第三十一回 王懷義善卜瓦苕 安金藏剖腹屠腸
第三十二回 月姑迷惑武三思 魯仲會遇通城虎
第三十三回 銀安殿共議中興 房州城設(shè)立擂臺
第三十四回 吳奇馬贊打擂臺 浮魯薛剛同見駕
第三十五回 廬陵王恩放薛剛 五方將大戰(zhàn)兩雄
第三十六回 九焰山群雄聚義 通州城李旦落難
第三十七回 七弦琴憂愁萬種 朱砂記天神托夢
第三十八回 楊繡娘為媒說合 陳解元暗結(jié)英雄
第三十九回 射飛鴉太子受辱 買雨具得遇東宮
第四十回 痛別離母女傷心 喜相逢君臣共議
第四十一回 獻漢陽國泰接駕 備吐番承業(yè)回朝
第四十二回 馬迪借宿想佳人 于婆做媒遭毒罵
第四十三回 躲雞棚嬌婿受打 貪財利奸尼設(shè)計
第四十四回 馬迪倚勢強求親 胡完挺身救主母
第四十五回 文氏窮途逢襟侄 崔母感悟接娘兒
第四十六回 李承業(yè)奉書和番 紫陽仙有意送寶
第四十七回 訪國母聞信哭泣 馬將軍直言苦諫
第四十八回 胡鳳嬌怨命輕生 崔文德送還庚帖
第四十九回 俏書生思諧佳麗 貞烈女全節(jié)投江
第五十回 崔文德痛哭鳳嬌 李承業(yè)戰(zhàn)勝馬周
第五十一回 李貴設(shè)計謀寶鏡 唐王守義卻新婚
第五十二回 入繡房夫妻重會 得寶鏡曹彪回營
第五十三回 鳳嬌失落玉裹肚 陶仁監(jiān)內(nèi)困真龍
第五十四回 王將軍漢陽報信 馬元帥湘州救駕
第五十五回 三齊王長安請救 四總兵會剿漢陽
第五十六回 王鼎仙遣徒下山 徐孝德法收四將
第五十七回 漢陽城災(zāi)患立除 仙丹藥王曹救活
第五十八回 徐孝德誅斬四鎮(zhèn) 李承業(yè)中計被擒
第五十九回 唐王碎剮李承業(yè) 陳進捐金贖進興
第六十回 文氏見婿愈傷心 申妃接駕露真情
第六十一回 唐王班師回漢陽 胡后勸赦親叔嬸
第六十二回 薛剛?cè)黎F丘墳 元培私放通城虎
第六十三回 二星官廣拿四怪 廬陵王彩樓招親
第六十四回 兩兄弟奪搶繡球 廬陵王招雙駙馬
第六十五回 薛剛奏章聞子侄 兄弟回訴紀鸞英
第六十六回 薛剛鎖陽會親人 必虎修書遣內(nèi)侄
第六十七回 新唐國薛剛成親 路旁亭鄭寶結(jié)義
第六十八回 兩義弟告友衷情 雙孝王為君起義
第六十九回 三思初打九焰山 天輝連擒四好漢
第七十回 張先鋒被傷陣亡 四好漢路遇救星
第七十一回 父子未認相交戰(zhàn) 夫妻會面被周兵
第七十二回 武三思花園逢怪 廬陵王長安避難
第七十三回 敬暉保駕出長安 關(guān)仁大戰(zhàn)眾英雄
第七十四回 武則天遣三路將 周總兵歸九焰山
第七十五回 李孝業(yè)設(shè)連環(huán)馬 羅家將教鉤鐮槍
第七十六回 屈浮魯中箭喪身 徐美祖報仇雪恨
第七十七回 武承嗣巧排十陣 徐美祖料敵如神
第七十八回 馬將軍赴敵陣亡 武承嗣誤認替死
第七十九回 紫剛關(guān)父子提兵 九焰山兄弟敗陣
第八十回 文豹交戰(zhàn)逢薛葵 羅英奉計救文龍
第八十一回 識天命誘母歸唐 見人事勸父降服
第八十二回 唐魏公命將救將 謝映登以法破法
第八十三回 群雄大戰(zhàn)破周兵 羅昌投軍暗助唐
第八十四回 月姑出陣行妖法 薛蛟交戰(zhàn)逢野合
第八十五回 三思大怒斬狐精 秦文出獵遇奇人
第八十六回 武全忠偶逢美麗 夏去矜設(shè)計害人
第八十七回 方彪入牢見家主 趙武大怒鬧武衙
第八十八回 秦文勢急反周朝 趙武大戰(zhàn)殷楚憔
第八十九回 文豹元公相對敵 薛蛟薛斗各建功
第九十回 薛云用計取當(dāng)陽 薛葵獨踹連營將
第九十一回 徐美祖義釋好漢 武丹池順女歸唐
第九十二回 蘇黑虎集眾拒唐 徐美祖遣將破陣
第九十三回 騾頭太子受元戎 梨山老母遣徒弟
第九十四回 樊梨花施法除怪 竇必虎率眾勤王
第九十五回 反周臣洗清宮殿 中興將賜爵分疆
第九十六回 雙孝王大開鐵墳 樊梨花入山修道
第九十七回 下南唐諸奸受縛 上長安武后還宮
第九十八回 武三思再弄權(quán)柄 雙孝王出居外藩
第九十九回 山后薛強遇舊友 漢陽李旦暗興師
第一百回 仇怨報新君御極 功名就薛府團圓
上一篇:《雙鳳奇緣》簡介|鑒賞
下一篇:《反唐演義全傳》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