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唐演義全傳》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歷史演義小說,又名《異說南唐演義全傳》、《反唐女媧鏡全傳》、 《中興大唐演義傳》、 《薛家將反唐全傳》、 《武則天改唐演義》、《大唐演義鐵丘墳全傳》,簡稱《反唐演義》、 《反唐全傳》、《鐵丘墳》等,為說唐系統薛家將之續書。題“姑蘇如蓮居士編輯”,首有如蓮居士乾隆癸酉(十八年,1753)寫的序,作者姓名與生平不詳。今存瑞文堂刊本十四卷一百四十回,已殘,其余均為十卷一百回,有遠景齋、書業堂、立盛堂、文義堂、文奎堂、裕德堂、本衙藏板、三和堂、右文堂、泰山堂、江左書林、丹桂堂等二十余種。
小說可分成三部分。(一)薛剛闖禍,薛家被滿門抄斬,筑成鐵丘墳。略謂征西歸來,薛家受封,丁山、梨花子薛剛長至十八,面黑體健,生性暴猛。曾與羅章等一班功臣后代痛毆奸相張天佐,張誣陷百姓薛義,欲奪其妻,薛剛路見不平,又仗義相救。元宵節大放花燈,薛剛大醉入城,無意中踢死皇子,驚崩圣駕。薛剛酒醒逃去。武后為消滅異己勢力,借此將薛家滿門抄斬。薛勇受擒前,托家人帶其幼子出逃。薛強遁走,路遇李靖,將其帶往大宛國,被召為駙馬。薛剛受臥龍山木城寨寨主紀鸞英青睞,與之結為夫婦。薛猛之子薛蛟得李敬猷以子孝思相易,成為李氏養子。孝思也在臨刑時被太乙山竇青老祖攝去為徒。樊梨花臨刑得師父黎山老母相救,隨之駕云回山而去。武后在兩遼王府前掘深坑亂葬薛家三百余具尸體,以生鐵鑄成一座鐵丘墳。派軍隊把守,有哭祭者即斬首。并畫影圖形,追緝薛剛。
(二)寫武周對李唐勢力的追剿和薛剛四祭鐵丘墳。大意說:武后專權,重用諸武,排斥李唐宗室與功臣,李旦避地揚州。薛剛一掃鐵丘墳,陷身重圍,仗馬登拼死相救才得脫險。武后連連派兵追剿敵對勢力,先是派武三思攻臥龍山,薛剛與妻子分散,投奔薛義,為其所賣,押解入京。至黃草山被吳奇、馬贊救出,尊為寨主。紀鸞英攜侄薛蛟突圍往房州黑龍村依舅父。路上產子薛葵。武后又派李承業等鎮壓揚州反武之師,殺徐敬業兄弟。馬周逃往翠云山落草。徐美祖得女媧保護脫險并受賜天書,上了黃草山。李旦流落通州,沿街求乞,被一胡姓商人收為下人,改姓名為馬進興,又與其侄女鳳嬌訂婚。但為胡氏親故所輕,被鳳嬌堂姐夫馬迪打傷,后遇馬周遣人來尋,隨之上翠云山。鳳嬌不甘受凌逼,投江自盡,被陶仁救起,攜往湘州。
武后稱帝,改國號為周,聽到馬周攻取漢陽,派李承業來奪。李以火輪牌制勝。此牌僅陶仁所藏女媧鏡能破,馬周手下李貴之侄曾與陶仁之女有婚約,今其侄已亡。李旦冒充其侄就婚陶氏取鏡,破了周兵,接回鳳嬌與之完婚。薛剛二掃鐵丘墳,得狄仁杰庇護逃出。投靠廬陵王共圖中興,與九焰山南建、北齊,二龍山烏黑龍等結為兄弟,三山合兵九焰山,招兵買馬以圖大事。李承業再次攻漢陽,以法寶連敗唐將。徐孝德受師命下山,連破周將法寶,生擒李承業。李旦點起二十八萬人御駕親征,連下大周三十余城,直抵淮州。薛剛三掃鐵丘墳,趁亂放火逃出。薛蛟、薛葵出落成少年英雄,上山擒伏四名食人妖怪,四妖竟變成各自的坐騎、兵器。到房州被廬陵王招為女婿。薛剛到鎖陽城姑父竇必虎處求借人馬,竇教他先到新唐國借兵,然后再發鎖陽之兵,以免先露風聲。新唐國國王納羅因樊梨花當年有恩,不僅應允出兵,且將女兒披霞公主嫁他,當日成婚。薛回山扯起反周旗號。武后聞知,先后派武三思、周成等三路兵馬,武承嗣等十路節度使,白云、李定等屢次攻九焰山,皆被擊敗。其間薛剛率人四掃鐵丘墳,同時救出廬陵王,同歸九焰山。
(三) 寫武周滅亡,唐室中興,薛家重新受封,開鐵丘墳安葬薛氏死難者。大意說:廬陵王封薛剛為兵馬大元帥,徐美祖為護國軍帥,御駕親征,全國各處紛紛起兵勤王。薛葵勇不可當,奪得先鋒印。唐軍先后擊敗邱齊、蘇黑虎、驢頭太子所率周軍主力,兵臨長安城下。與此呼應,張柬之在城中率兵殺入宮中,武后、武三思等已從地道逃往南唐。廬陵王入城即皇帝位,復國號為唐。分封薛剛等功臣,下令開鐵丘墳,以王禮收殮薛丁山父子夫妻。程咬金大笑而死。南唐送回武后君臣。中宗將張天佐等奸臣交付薛剛祭靈。武三思與韋后私通,兩人坑害張柬之等功臣,毒死中宗。李旦在薛強扶助下誅殺三思、韋后,即帝位。
此書主要描寫唐代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斗爭是以廬陵王、李旦、薛剛一家、狄仁杰、張柬之等為一方,以武后、武三思、張天佐兄弟、張昌宗兄弟等為另一方而展開的“正統”與非“正統”之爭、 “忠奸”之爭。主導思想比較陳舊。但在具體描寫中,還是對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殘暴、腐朽墮落和內部斗爭的殘酷性有所暴露。如武后的濫殺功臣、淫亂,張天佐的強搶民女等都是這樣。
此書對人民的反抗情緒也是有所反映的。但與《說唐三傳》相較,略遜一籌。例如:同寫“鬧花燈,” “三傳”說: “薛剛看見好燈,大呼小叫。內監見了大怒,喝叫: ‘拿下!’凈軍聽了,拿了齊眉棍上前來打。這班小英雄大怒,搶了短棍,反將凈軍打得東跑西躥。薛剛趕上,將內監打死。”完全是受壓制產生的反抗;而此書卻說: “薛剛在外城看了,又到酒肆中暢飲大醉,入內城來。五鳳樓街上人都擠塞滿了,此時人山人海,燈影下誰認的是薛三爵主。任他喊叫,并無人讓路給他。他乘著酒興,掄起兩拳向人叢中亂撞亂打,拳頭如同石頭,被打的人不是頭破血流。就是筋斷骨折,”這就成了紈绔子弟的使酒鬧事了。
作者的歷史知識和文化素養顯然不高,處處顯露出淺陋。譬如:薛剛等功臣子弟毆打當朝宰相,樊梨花竟說: “我兒乃功臣之子,打你何妨”,高宗皇帝也公然承認該打。簡直跡近兒戲。此外,李旦明明是武后親生,書中卻稱王皇后所生;割讓幽云十六州,明明是后晉石敬塘所為,書中卻說李承業出謀,武后將幽燕十州割讓給吐蕃。象這樣盡人皆知的歷史事實,在講史小說中是不宜張冠李戴的。
此書情節曲折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寫廬陵王、李旦、薛剛與武氏政權的斗爭,主次分明。但有時也不免枝蔓。如李旦與鳳嬌一段,有為文造情之嫌。薛剛四掃鐵丘墳也給人以拼湊之感。書中,兩人初次見面或久別重逢,多要詳述一段從前行事,這是說書的需要,但形成文字后也未能盡量省凈。至于套用前人小說情節之處,更是所在多有,如狄仁杰死后留下錦囊妙計,徐美祖火燒武承嗣六十里連營,都是套用《三國演義》中著名故事。而武后派白云、李定等攻九焰山,終為徐美祖設計降服。這又是《水滸傳》的故伎。小說語言淺顯,通俗易懂,趣味性強,在民間頗有讀者。
小說對后來的戲劇、曲藝都有影響。據此改編的戲劇很多。例如:越劇、湘劇《雙獅圖》,京劇《九焰山》、 《鬧花燈》、《鐵丘墳》等。
上一篇:《反唐》簡介|鑒賞
下一篇:《發財秘訣》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