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兮斐兮,成是貝錦。彼譖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譖人者,誰適與謀?
緝緝翩翩,謀欲譖人。慎爾言也,謂爾不信。
捷捷幡幡,謀欲譖言。豈不爾受,既其女遷。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
彼譖人者,誰適與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
西周末葉,東周初年,周王朝的統治漸趨衰落,社會日益腐敗黑暗,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不斷激化。《小雅》中那些反映喪亂,責斥現實的貴族諷刺詩,就是在這種時代歷史背景上產生的。《巷伯》堪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詩經》中詩歌的篇名都是從詩中摘取出來的,這首詩中沒有“巷伯”兩字,為什么題名《巷伯》呢?因為詩中有“寺人孟子”一句。寺人就是巷伯,均為宦官的通稱。這篇詩是一個表字孟子的寺人所作,作者遭人讒毀,因而寫這首詩來發泄他的怨憤,給讒者以強烈的詛咒,同時規勸執政者提高警惕,切勿輕信讒言。
本詩一、二兩章開首都采用了“比”的寫作手法。第一章中寫道:“萋兮斐兮,成是貝錦”。“萋”與“斐”都是形容文采相錯的樣子。“貝錦”指織成貝紋的錦緞。這兩句是說讒人誣陷好人的語言非常迷惑人,好象組織了好看的文采而絹成的美麗錦緞。第二章則用了這樣的比喻:“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其中“哆”形容張口的樣子,“侈”是大的意思。“南箕”星名,即箕縮,四星聯成梯形,狀似簸箕,故名箕。古人以為箕星主口舌,因為箕星的形狀很象讒人張開大嘴說人壞話的丑態,所以用來比喻讒者。在這兩章中,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貝錦”和“南箕”兩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使讒者花言巧語,搬弄是非的卑劣伎倆暴露無疑。同時詩人憤怒地斥責了讒人的狠毒用心,并要進而追究那個給他出謀劃策的壞家伙。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讒言小人的無比怨恨。
詩人在三、四兩章中,描繪了讒人在讒毀別人時的種種丑態。“緝緝翩翩”其中“緝緝”指低聲說話,“翩翩”形容來來往往的樣子。“捷捷幡幡”則描摹能言善辯,反覆無常的情狀。這里詩人只用了兩對四個疊字,就把一個來往奔走,搬弄口舌,反覆不定的讒者形象刻畫得維妙維肖,入木三分。同時,詩人在第三章中警告讒者:勸你說話要小心,否則就會沒人再相信你。在第四章中又指出:雖然有人一時被你蒙騙,但轉眼工夫他就會用同樣的手段,把讒言加在你身上。作者從利害關系上,一針見血地指出讒者的可恥下場。在發泄其憤怒的同時,又揭示其誣陷好人的危害性,更顯示出自己的寬厚正直,反襯出讒人的偏狹卑鄙。
在第五章中,詩人把讒言的小人和被讒的君子兩方面并提,造成了強烈的對比效果。詩中寫道:“驕人好好,勞人草草”。其中“好好”形容讒者喜悅的樣子,“草草”形容被讒者憂愁消沉的樣子。面對這種小人得意忘形,好人受誣憂郁的不合理社會現象,作者不禁仰天長嘆,高聲呼喊:蒼天蒼天快睜眼,看看那些驕橫人,可憐我們受害者。這呼天喊地的肺腑之言,包含著作者多少辛酸,不平和憤慨啊!它奏響了感情高潮到來的序曲。
第六章開首“彼譖人者,誰適與謀”二句,并非簡單的重復,它一方面起著貫通全詩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示了對讒者的深惡痛絕,極自然地引出了下面詩人感情的總暴發。在詩人的筆下,那個讒人是如此可憎可惡,竟然連豺虎都不愿意吃他,極其荒涼的北方也不愿接受他,那么,就把它給老天去判罪吧。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自己欲置讒言小人于死地的強烈愿望。姚際恒云:“刺讒者詩無如此之快利,暢所欲言。”確是一語中的。正是這種酣暢淋漓的痛斥,疾風暴雨般的節奏,賦予了這首詩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最后一章中,詩人介紹了自己的名字以及作詩的目的。通過作者的描繪,我們仿佛看到寺人孟子正行走在緊靠畝丘邊的一條通向楊園的大道上,他形容憔悴,面帶怒容,正悲吟著這首飽含辛醉和激憤的詩篇。此情此景,不禁使我們想到精忠報國卻遭讒見逐的愛國詩人屈原。班固在《漢書》的《司馬遷贊》中說:“跡其所以自傷,《小雅·巷伯》之倫”。可見,正道直行之士被邪惡小人讒言所害是黑暗統治社會當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因而這首詩的結尾“凡百君子,敬而聽之”所表達的那種希望執政者能吸取教訓,謹訪讒言的愿望,也就具有了更為廣泛的社會意義和不朽的歷史價值。
《巷伯》這首詩,詩人通過自身遭受的壓抑與迫害,控訴和斥責了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它和真實逼真的刻畫,豐富活潑的想象,生動形象的比喻等藝術表現手法一起,共同奠定了這首詩在《詩經》中的地位。
上一篇:《山有樞》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巷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