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偕老,她和老爺共白頭,
副笄六珈①。玉簪首飾插滿頭。
委委佗佗,舉止大方又從容,
如山如河,如河之深如山重,
象服是宜②。穿了華服很漂亮。
子之不淑,然而你卻不善良,
云如之何。這又叫人怎樣講。
玼兮玼兮,真鮮艷啊真鮮艷,
其之翟也③。穿上彩繡衣幾件。
鬒發如云④,黑發如云長又美,
不屑髢也⑤。不屑用那假發佩。
玉之瑱也⑥,美玉耳環垂兩旁,
象之揥也⑦,象牙發插插頭上,
揚且之皙也⑧。額頭寬廣膚如玉。
胡然而天也,怎么好像天仙喲,
胡然而帝也。怎么好像上帝喲。
瑳兮瑳兮,真艷麗啊真艷麗,
其之展也⑨。上穿朱紅縐紗衣。
蒙彼縐絺,內罩上衣葛布衫,
是紲袢也⑩。這是夏日白內衫。
子之清揚,你既眉清目又秀,
揚且之顏也。額角方廣貌不丑。
展如之人兮,像你這樣的人兒啊,
邦之媛也。應是國中的美女啊。
(采用袁愈荌譯詩)
[注釋]①副笄:古代貴族婦女的首飾。編發作假髻叫副,插在發髻上的簪叫笄,笄上的玉飾叫珈。②象服:古代王后及諸侯夫人所穿的服裝,上畫日月星辰或野雞羽毛等形象作為裝飾。③翟:翟衣。貴族夫人所穿的繡畫有野雞花紋的衣服。④鬒(zhen):黑發。⑤髢(di):假發。⑥瑱(tian):用絲繩與首飾相系的耳旁垂玉,左右各一。下端有穗,垂至胸部。⑦揥(ti):可作搔頭用的簪子。⑧揚:額角方廣、豐滿。⑨展:展衣。一種細紗制成的紅色夏衣。⑩紲袢(xiepan):暑天所穿的白色內衣。
[賞析]根據《詩序》和《鄭箋》,我們得知這首詩的諷刺對象是衛宣公的夫人齊女姜氏。她本是宣公為兒子伋聘娶的,在出嫁的半途中被宣公劫奪而成為宣公的妻子。宣公死后,她又與宣公庶子公子頑私通,并生下了三男二女。此詩即為婉諷宣姜的淫穢之行而作。
作為一首諷刺詩,它的筆法很是獨特。全詩共三章,首章敘寫齊女初嫁時服飾儀態的華貴雍容,次章盛贊宣姜濃裝后美如天神的容顏氣質,末章則極言姜氏夏日淡裝之清秀婉麗。通篇歌詞抑揚反復、回環詠嘆,卻都離不開服飾之盛和儀容之美這兩層意思,僅僅只在第一章的最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中,透露出輕微的譏諷之意。“諷刺之詞,直詰易盡,婉道無窮。”(沈德潛《說詩晬語》)與本詩同一母題的《邶風·新臺》即屬直詰型,而本詩則可說是深得“婉道無窮”的妙致。這種蘊藉深蓄、含而不露的抒寫手法,體現了詩人既贊嘆這位諸侯夫人的高貴美麗,又惋惜她的違禮穢行的復雜的思想感情。至于讀者則可從“子之不淑”中想見這位貴族夫人的丑行。這句詩雖然在全篇中只出現了一次,然而卻起到了定性的作用。
如上所述,詩人用來表示直接諷刺的文句,可說是吝嗇到了極點,而與之相反,描述這位貴夫人的美麗卻是不惜筆墨,從滿頭玉飾、滿身彩繡到如云長發、似玉肌膚,進行了盡情的鋪排。如果拋開“子之不淑”的詩句,那么我們只能認為詩人是在由衷地贊嘆了。然而,正是有了“子之不淑”這一點睛詩句的管束,也就使詩人的這一作法成為高明的“婉道無窮”的諷刺寫法。因為,詩作把這位夫人的形象渲染得越是華貴美麗,那么與她丑惡靈魂所形成的藝術反差也就越大,而讀者從詩歌中所能感受到的諷刺意味,也就自然地更為婉郁深長。
上一篇:《君子偕老》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噫嘻》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