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陳留也,其鄰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彈琴于屏,邕至門試潛聽之,曰:“憘!以樂召我而有殺心,何也?”遂反。將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來,至門而去。”邕素為邦鄉所宗,主人遽自追而問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憮然。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螂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螂為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豈為殺心而形于聲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當之矣。” ○《后漢書·蔡邕傳》
[述要] 吳地有人燒桐木蒸飯,蔡邕聽見火中爆烈之聲,知是良材。因而請蒸飯者將桐木給他制成琴,果然音色極美,但琴尾仍能見燒焦痕跡,所以當時人稱“焦尾琴”。早先,蔡在陳留時,其鄰居以酒食招待他。待蔡去時,他們已酒酣耳熱了。有一客人在屏后彈琴,蔡在門外暗自聽琴,不由心中一驚,道:“用樂曲邀我而有殺心,這是何意?”于是便折回家去。蔡一向受鄉里人推崇,主人聽說蔡返回家的事,立即親自追回并問其中緣故,蔡便告訴了主人,在座者茫然若失。彈琴者說:“我剛才撥動琴弦,見螳螂正要撲向鳴蟬,蟬正欲飛未飛,螳螂因而一進一退等待時機。我不覺心動,惟恐螳螂失去獵物,這難道就是殺心形之于樂曲中嗎?”蔡莞爾一笑說:“這足以稱為殺心了。”
上一篇:《望岫息心 王儉 何點 蕭嶷 蕭子良》
下一篇:《柳絮紅 金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