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張騫傳》簡析
班固著。見《漢書》。漢武帝建元中,朝廷圖謀消滅匈奴,適聞匈奴新破月氏,因募使者出使月氏,欲聯合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出使,但途經匈奴時被獲,扣留十余年,后竟逃亡,經大宛而至月氏。月氏王無意報仇,故無所成而還,拜為太中大夫。元朔末,以校尉從衛青擊匈奴,因能知有水草之處,使軍隊不致困乏,被封為博望侯。元狩初,以衛尉與李廣又出擊匈奴,李廣傷亡多,張騫后期當斬,贖為庶人。后諫武帝可厚賂烏孫王昆莫,如此,既可斷匈奴右臂,又可招烏孫之西大夏之屬為外臣。武帝即以張騫為中郎將出使烏孫,厚賂昆莫,約其拒匈奴,昆莫不能決;于是張騫遣其副使至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烏孫王送張騫返漢,拜為大行,歲余而卒。張騫所遣副使,大多完成使命,使西域各國與漢相交通。自此,張騫之名取信于西域。本傳側重記述張騫通西域的過程和功績,他幾度為匈奴拘留而矢志不易,終獲成功,頗為動人。
上一篇:《散文·開麥拉前的汪精衛》簡析
下一篇:《散文·近代·強學會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