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查嗣瑮
字德尹,號查浦。浙江海寧人。名詩人查慎行之弟。少聰穎,早歲即有詩名,與慎行齊名,人稱“二難”。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1700)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編修,擢為侍講。在館十年,名與慎行皆為帝所知。與兄先后歸里。年皆在七十以外,極唱和之樂。其弟嗣庭于世宗雍正四年(1726)罹文字獄,次年瘐死獄中,仍戮尸梟示。闔門就逮,嗣瑮遣戍陜西,卒于戍所。嗣瑮早年游跡遍四方,所至與賢豪長者唱和無虛日,故其詩多覽眺留題、吟詠各地風物之作。其《燕京雜詠》一百四十七首,詠北京史事,其中時涉及明末與清初宮廷史實。如“分明靺鞈繞龍文,親捧天子過五云。遮路兒童渾不識,錯呼天子是將軍”,即寫清初皇帝之好武。此組詩大多詩旨隱晦,以時事為典,故為當時人傳誦。可視為其記行詩代表作的《過白沙嶺寄同年張硯齋》云:“積翠浮空不見峰,群峰俱擁萬株松。怪來小驛重關路,忽與千巖萬壑逢。丹壁斜飛千尺練,白云遙送一聲鐘。龍眠居士如相識,畫我山莊第幾重?”詩中寫層巒疊嶂與浮嵐翠靄互相掩映,寫人在山間小路行進而不見山之真貌的情景皆十分生動。嗣瑮詩風與慎行近似,著有《查浦輯聞》、《南北史識小錄》、《音類通考》等。其詩收入《查浦詩鈔》,凡十二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一并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林紓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查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