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查揆
一名初揆,字伯葵,一字梅史。浙江海寧人。著名詩人查慎行之后。家貧,為養親而苦讀,雖極窮困,恥事干謁,數往來于杭州,居西湖最久,不妄與人交。又嘗渡錢塘江而東,之甬上,之括蒼,旅食四方,無知之者。后受知于浙江巡撫阮元。清仁宗嘉慶九年(1804)中舉,禮部會試,不售,而其名為京中公卿所知。其詩文集初刊成即盛傳于都下,受到錢大昕、法式善等名流贊賞。謁選吏部,曾官安徽安慶、直隸饒陽,擢為薊州知州,卒于任。揆論詩主南宋嚴羽之說,別立“銷納”兩字以概括嚴氏詩論。“嘗謂,嚴滄浪‘香象渡河,羚羊掛角’,只是形容銷納二字之妙”(《國朝正雅集》)。揆詩以寫游宦生涯、山水風光者為多,也有少量關切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哀新塔》寫水災時災民趨走,爭奔僧塔,后塔倒民死的悲慘情景;《紫花草》寫貧婦為哺饑兒,采掇田中紫花草,被田丁污辱遂自盡而死的故事。兩詩皆極沉痛,富于感染力。其詩清綿宛麗,七絕尤有特色,如《即事》:“玉匣冰奩鉛水流,垂楊影里見梳頭。夕陽似與紅窗約,不近黃昏不上樓。”《為郭頻伽題僧廬聽雨圖》:“客民滋味想能諳,鈴語郎當最不堪。道是慣聽還怕聽,一樓黃葉夢江南。”亦工駢文,文重氣韻,不以涂澤為工。著有《菽原堂初集》十卷,其中詩八卷。《筼谷詩鈔》二十卷、《文鈔》十二卷。《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查嗣瑮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欒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