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一二五)》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龔自珍的時代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他逝世前一年就發生鴉片戰爭了。正是這樣的時代,產生了這位近代史上的啟蒙思想家。他意識到封建的閉關鎖國政策行不通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義衰朽沒落的本質。龔自珍敏感到了這腐敗的氣息,他以驚世駭俗的才華,起而議政“醫國”,宣傳變革。他的思想,他的詞鋒,他的離經叛道的精神,像光照天地的出鞘長劍,震驚了醉生夢死中的清朝廷權貴。終因“動觸時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辭官南歸,在途中寫下三百十五首《己亥雜詩》。上面這首是他在路過鎮江時,應道士之請而寫的祭神詩。詩末有一個絕妙的自注:“過鎮江,見賽玉皇及風神、雷神者,禱祠萬數。道士乞撰青詞。”所謂賽神會,是指當地百姓為祈雨舉行迎神賽會,迎的是玉皇、風神、雷神這三位尊神。這種迷信活動盛大、隆重而熱烈。龔自珍替道士寫的青詞,是供道教徒在齋醮儀式上獻給“天神”的奏章表文,它是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所以稱青詞。
龔自珍這首詩就是以青詞形式出現的。如頭兩句就是贊美風神、雷神,說目前這樣一種萬馬齊暗、令人窒息的沉悶空氣,終究是極其可悲的,必須依靠風神雷神這二位神靈施威,才能打破這死氣沉沉的局面,從而使整個大地出現風雷激蕩的生氣。后二句,作者以“禱祠”者的口吻向玉皇大帝禱告:上天的玉皇大帝呀,我奉勸您重新打起精神來,破格地選拔真正有本領的人,降生到人世間來,開創一個充滿生機的新局面。
按說,給道士寫青詞,其內容自是“不問蒼生問鬼神”,而我們這位清代文壇的奇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借鬼神,說蒼生。回過頭來重讀這首青詞,不難發現頭二句實是以自然喻人事,說要使中國重新生氣勃勃,就得依靠疾風迅雷般的威力,來打破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后二句用的是同樣的手法,所謂“天公”,明指天上主宰一切的玉皇,暗指人間至高無上的皇帝。他希望清朝皇帝能奮發有為,打破一切陳規舊制,放手讓各種各樣的優秀人物發揮才能,拯救中國。通篇語意雙關,表面上祈禱神靈,實際上議論人事,利用由風雷震動宇宙的強大力量,引起人們一種對政治風雷的聯想。龔自珍經過多年的觀察以及他自身的經歷,深感到中國社會危機的深重已到了岌岌乎不可終日的境地,而滿清朝廷仍然倒行逆施,窒息生機,扼殺人才,使本已難于救藥的衰世,向著更深的泥潭跌落下去。他思考:中國的出路在哪里?怎樣才能打破這種死氣沉沉的局面?他認為最主要的,皇帝要振作精神,大刀闊斧實行改革,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涮新政治的風雷,打破一切桎梏,讓所有有作為的人材大量涌現出來,借以挽救這個社會。這是龔自珍畢生渴望變革、要求變革愿望的集中體現,也是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特別在那個歷史大轉折的時代,他最先起來為社會變革而吶喊呼號,在當時起著石破天驚、振聾發聵的積極作用。
錢穆先生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清嘉道以還,士大夫稍稍發舒為政論的,龔自珍“則為開風氣之一人”。錢先生當然是指龔氏那些“譏切時政,詆排專制”的政論散文而言,其實,龔自珍也是自覺地把詩歌作為對社會、對歷史進行“著議”和“評論”的一種形式。他在《夜直》詩中寫道:“安得上言依漢制,詩成侍史佐評論。”因為他詩中“譏切時政”的內容很明顯,故叮囑朋友說:“貴人相訊勞相護,莫作人間清議看。”(《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得十有四首》)龔自珍的詩富有鮮明的政論色彩,但他不是簡單地在詩作中放言高論,而是十分注意詩歌藝術形式的特殊要求,注意讓讀者從藝術感染中得到啟迪,發為思考。如上面這首應道士之請而作的“祭神”詩,他運用七絕這種短小的體裁,針對當時“萬馬齊喑”的政治局面,用“召喚風雷”這一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和要求,無疑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在具體寫法上,又用“風雷”“天公”來照應“賽玉皇及風神雷神”的“青詞”要求,而實際上它是一首縱論天下事、鼓動性很強的政治詩,是一首出色的詩的政論。這首詩與一般詩歌不同,看上去既是抒情,又是議論,深刻的政治思想和生動的藝術形式融為一體,典型地體現了龔自珍詩歌的創作特色。
上一篇:《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全詩閱讀答案|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楊維楨·廬山瀑布謠》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