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頌》簡介|介紹|概況
《楚辭·九章》篇名。戰國屈原作。漢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此篇是屈原被讒人所害之后的作品。清王夫之《楚辭通釋》認為是屈原被楚懷王疏遠后所作。今人游國恩《楚辭論文集》:“從‘生南國兮’一語看來,似乎這橘樹就是屈原在江南途中所見。”文懷沙《屈原九章今繹》:“(本篇)文字風格與其他八章迥異。因此我們可以比較大膽的肯定,這一定是距離其他八章寫作期較遠的作品。”馬茂元《楚辭選》:“本篇基本上是四言,句法少變化,當是屈原在文學生活中創造性還沒有發揮出來少年時期的作品。”該詩是屈原早期的作品。此詩就橘的特性和形象,細致地進行擬人化的描寫,借以抒寫詩人清貞無私的崇高操守和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在藝術方法上,通篇用了比喻,雙關,既不僅僅局限于所歌頌的事物本身,但又不脫離所歌頌的事物,使作者的主觀心情滲透于客觀事物,從而凝成了一個完滿的藝術形象。它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詠物述志詩,對后世托物詠志的辭賦詩詞有很大影響。
上一篇:《楚茨》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武》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