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jīng)·周頌》篇名。《毛詩序》說:“《武》,奏《大武》也。”宋朱熹《詩集傳》:“《春秋傳》以此為《大武》之首章也。《大武》,周公象武王武功之舞,歌此詩以奏之。《禮》曰‘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然《傳》以此詩為武王所作,則篇內(nèi)已有武王之謚,而其說誤矣。”清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 “《小序》謂‘奏《大武》,是。即名《大武》,亦名《象武》。墨子曰‘武王因先王之樂,命曰《象舞》’。凡《禮記》諸篇所云‘下管象’,或云‘下管象武’,即此詩也。”今人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武》,即《大武》,或即《武宿夜》。疑是武王伐紂前夕,士卒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之軍歌。”高亨《詩經(jīng)今注》:“《武》是《大武》舞曲的第二章,敘寫武王伐殷,取得勝利。”袁梅《詩經(jīng)譯注》:“這是周代統(tǒng)治階級為贊美武王克商大功而演奏的舞曲頌歌,即所謂《大武》樂章之一‘成’(猶舞劇之一場》。”高說,是。濃重的抒情是本詩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點。
上一篇:《橘頌》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民勞》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