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客有客,
亦白其馬。
有萋有且,
敦琢其旅。
有客宿宿,
有客信信。
言授之縶,
以縶其馬。
薄言追之,
左右綏之。
既有淫威,
降福孔夷。
(馬、且、旅,魚部。追、綏、威,微部。)
[譯文]
有客人來到,駕車的馬渾身白。儀仗隆盛又繁多,隨從人眾有美德有文采。客人住了一夜又一夜,客人住了兩宿又兩宿。交給他絆馬繩,絆住他的馬腿不讓走。走了派人追回他,左右卿臣安撫他。對他已經(jīng)有大威,降福給他很平易。
[評介]
《有客》一章,十二句。關于此詩主旨,《詩序》說:“《有客》,微子來見祖廟也。”鄭《箋》曰:“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來朝而見也。”三家詩無異說。朱熹《詩集傳》亦從此說,并謂“周既滅商,封微子于宋,以祀其先王,而以客禮待之,不敢臣也”,又曰“殷尚白,修其禮物,仍殷之舊也”。《周頌》中提及“客”之詩有三首:《振鷺》、《有瞽》、《有客》。孔穎達已疑此三詩為一時事。明何楷則以此三篇皆為有關微子之詩。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則謂:“《小序》謂微子來見祖廟,向來從之。惟鄒肇敏曰:‘愚以為箕子也。《書》載:武王十三祀,王訪于箕子,乃陳《洪范》。此詩之作,其因來朝而見廟乎?‘淫威’‘降福’即就《箕疇》(《洪范》)中‘向用五福,威用六極’,遂用其意。言前有非常之兇禍,今當酬以莫大之福饗,蓋祝之也。’此說甚新,以威福合《洪范》尤巧而確,存之。”方玉潤則認為“非箕子不足以當武王之眷顧如是也。蓋武王之訪于箕子者為道,箕子之來見武王者亦為道,兩圣相投,自有來之不能不來,亦有去之不容即去者”。觀其詩意,這是周天子宴饗來朝見的異姓諸侯的樂歌。至于來朝見者是否微子、箕子,詩中無據(jù),僅供參考而已。
周王的客人大概是指異姓諸侯之類人,他們來周朝見,周王稱贊他們,一再挽留,盡力安撫,并“降福”厚賜他們。然而這樣做的前提是他們已經(jīng)臣服于周王的“淫威”。這種恩威并用的情形,見于典籍者恐怕莫早于此了。周以武力奪取天下,對異姓諸侯能行懷柔安撫之策。從詩中所記來看,周天子與他們的關系是和洽的,這也是周初治世的一個原因吧。
此詩可與《周頌》中的《振鷺》、《有瞽》聯(lián)系來讀,那兩首詩也有受周王禮遇招待的“客”,古來很多人認為這“客”應是周王以客禮待之而“不敢臣”的“二王之后”,即微子之類人。并以“殷人尚白”為一據(jù),《振鷺》稱來客有如白鷺之客,此詩中則有“亦白其馬”。《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皇武子曰:“宋,先代之后,于周為客。”《公羊傳·隱公三年》何休《解詁》云:“王者封二王之后,地方百里爵稱公,客待之而不臣也。《詩》云‘有客宿宿,有客信信。’”《禮記·檀弓》則曰:“殷人尚白,戎事乘翰(翰,白色馬)。”這些都為此詩提供參考。至于殷人尚白,此詩中有所記,則于研究古代民俗很有意義。
詩用周天子口吻寫來,一些句子極自然質(zhì)樸,很好地表現(xiàn)了周王平易誠摯待客的情形,也渲染了全詩和洽的氛圍。
上一篇:《式微》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木瓜》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