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法格律·詩律·律詩失粘
律詩失粘的情況約有七種形式:一是起聯失粘,如杜甫《卜居》云:“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出句和對句皆仄平起;二是頷聯失粘;如杜甫《詠懷古跡》第二句為“風流儒雅亦吾師”,第三句為“悵望千秋一灑淚”,兩句平仄應相同;三是頸聯失粘,如杜甫《仲夏嚴公枉駕》第四句為“自識將軍禮數寬”,與第五句“百年地僻柴門迥”平仄互異;四是尾聯失粘,如柳宗元《哭呂衡州》第六句“九原猶寄若堂封”,不當與第七句“遙想荊州人物論”平仄相異;五是前二聯失粘,如李頎《題璿公山池》:“遠公遁跡廬山岑,開山幽居祇樹林。片石孤峰窺色相,清池白月點禪心。”一、二句同為平起,一、二聯為折腰格;六是中二聯失粘,如李白《登鳳凰臺》云:“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第三、四句不當異平仄;七是后三聯失粘,如王維《酌酒與裴迪》云:“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二、三聯與三、四聯均為折腰,不合粘式律。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彭端淑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徐氏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