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賽詩歌
吉卜賽人使用的口語稱作羅曼尼語,起源于印度西北地區的一種方言,它以梵語和印度中部方言為基礎,又混合有一些亞洲語言(但不包括阿拉伯語)和歐洲語言成分。這種語言已經逐漸消逝,但在世界各地吉卜賽人的方言中仍是一種具有活力的成分。現在歐洲至少有16種吉卜賽方言,但是這種語言與吉卜賽人的文學語言的關系至今仍難以考查。
吉卜賽人天生健談,善講故事,生性活潑,想象豐富,記憶力強。他們對印度祖先留傳下來的符箓、咒語、卜算示兆和神奇力量等,深信不疑。因此,世界各地的吉卜賽人不管信奉哪種宗教,他們的生活都充滿了崇拜神靈的氣氛,絕大部分的家庭都從事算命卜卦。他們不僅喜愛講民間故事,而且講述方式莊重嚴肅,十分戲劇化,情節的起承轉合都有固定的格式。
吉卜賽民歌仍然處于詩歌發展的初級階段,詩韻簡單,沒有詩節結構。有些學者曾編集了數量不大的吉卜賽詩歌,其聲韻效果和原始時代歐洲各民族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等激情時的特色相近。有一首吉卜賽民歌是:
告訴我,心上的人兒,
你到底愛我不愛我?
我愛你,我愛你,
永遠也不會忘記你。
吉卜賽抒情詩歌和民歌一樣,反映出原始時代的寫作技巧,其表達方式純樸真切。這些抒情詩的主題仍是自然和愛情,附帶一些男性的溫存、父母的體貼、情敵的殘酷報復以及略嫌粗俗的戀愛情節等。吉卜賽詩歌在修辭方面除了重復和排比等基本結構以外,常使用明喻、暗喻、頭韻等手法。現有的幾篇以羅曼尼語創作的史詩性詩作很難算作是民間歌謠,不過這些故事中所用的意象有時達到了戲劇性深度。還有一種“音樂廳詩歌”或者“大路詩歌”,在一些歐洲國家形成了吉卜賽式文學。這種詩歌在西班牙舉行的安達盧西亞民歌表演中達到了頂峰。關于吉卜賽民間詩歌與吉卜賽音樂的關系問題,過去的研究仍很有限,目前一些吉卜賽學者正在從事進一步的探索。
上一篇:古吉拉特語文學
下一篇:吉爾伽美什和恩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