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劉迎
烏夜啼·菱鑒玉篦秋月
菱鑒玉篦秋月,蕙爐銀葉朝云。宿醒人困屏山夢,煙籠小江樹。翠甲未消蘭恨,粉香不斷梅魂。離愁分付殘春雨,花外泣黃昏。
這首詞替閨中人言離愁別恨,設身處地,從伊人出發,抒情甚是深微、細膩。
首二句描寫夜半相思的一個特殊場面。“菱鑒”,菱花鏡。“銀葉”,指酒杯?!段鍑适隆份d閩王王延慶為長夜之飲,以銀葉為杯。在一個秋夜,月上中天,室內“蕙爐”熏香,女主人公對鏡梳妝,打扮得整齊停當,舉杯獨酌,消磨漫漫長夜。昔日兩情相悅,她每日為“悅己者”都是如此精心打扮。重復這些動作,是甜蜜的回憶,更是望穿雙眼的期待。如果意外重逢,她要讓對方看到自己永遠是那樣美麗動人。無望的期待,女主人公要忍受巨大的心靈痛苦。她只有借酒消遣,打發光陰。從“秋月”到“朝云”,又是一個通宵不眠。拂曉入睡,夢魂牽繞,情通萬里。一覺醒來,“宿酲”未消,愁恨依然。“煙樹小江村”,是屏風上的畫景,還是夢中行人的去處?恍然難辨。白日黑夜,酒后夢中,離愁別恨每時每刻都纏繞著伊人。這里巧妙地將夢境與現實連成一片,將閨婦與行人連在一起。
上片始終是客觀情景的描寫,字面上沒有女主人公主觀情緒的絲毫流露,蘊藏其中的強烈情感,只能去體味、猜測。下片借景抒情,直接點明離愁別恨,落實了上文的種種分析。換頭,思婦將視線轉向室外。“翠甲”,指蔥綠的草木。在離人眼中,處處是愁。翠甲、蘭花、粉香、梅魂,都被愁恨所籠罩。這里用擬人法,將蘭、梅等當作有情物。強烈的感情外射,表明其幽怨已郁積到極點。同時,這也是用芬芳的花卉來比擬女主人公。“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美好的青春年華,怎堪在苦痛中白白消磨?思念至此,悲從中來,淚眼模糊。室外下起黃昏小雨,點點滴滴,混入了伊人的咽泣聲。末二句層層相逼,殘春時節,花木逐漸凋零;黃昏來臨,瞑色沉沉籠罩;風雨又作,無情摧殘草木。心緒惡劣的女主人公,那堪忍受此情此景的折磨!濃重的愁恨再度達到高潮。轉眼又是夜晚,極度傷心之下,叫她如何入睡?她只能再次重復梳妝期待、借酒澆愁、魂牽夢繞、觸景傷懷的全過程了。
全詞以時間順序為結構線索。這典型的一天是一年三百六十日的濃縮。寫作手法上亦有獨到之處。他人以懶得梳妝寫相思之苦,這首詞寫精心打扮,即獲得更強烈的藝術效果。上片精美名物的排列,客觀情景的敘述,近似晚唐庭溫筠詞。下片融情于景,情景融合無間,又近似北宋晏殊、歐陽修詞。真能融會貫通前代各種婉約詞風之長,自成新格。
上一篇:(金)劉迎《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原文賞析
下一篇:(清)袁棠《巫山一段云·吹淚和花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