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集敘錄
書目專著。今人萬曼著。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著者生前曾執教于開封師范學院中文系多年,本書系其遺著。著者曾于1962年發表《杜集敘錄》一文,獲好評。本書即以此文為基礎擴充而成。書中著錄有傳本之唐人詩集、文集、詩文合集凡一百零八家。以各家別集之通行本為題,其先后順序略依《四庫全書總目》。與《四庫總目》相較,本書長于標舉版本;與《簡明目錄標注》相較,本書則多版本縱橫關系之論述。著者不殫其煩,詳盡介紹所錄唐人別集之著者、書名、卷數、成書年代、編輯者、刊刻者、收藏者等項,其旨在辨別傳本之優劣。其中對于各集之版本源流、編次體例及其在唐、宋、元、明、清各朝以至近代之流傳、演變諸情況考述尤詳。本書取材宏富。著者對唐以后諸朝之官修書目、史傳記事、私家藏書目錄,以至清代著名考訂、校讎、收藏、賞鑒諸家之敘錄題跋及校勘、考證成果,均予廣泛征引。如《王子安集》,先據楊炯《王子安集》序、《舊唐書》本傳、《崇文總目》、《宋史·藝文志》及洪邁、晁公武諸說,知有二十卷本、三十卷本之分歧,但唐、宋、元舊本今均不存。現有明嘉靖張遜業刊《王勃集》僅存詩賦二卷,崇禎張燮以之為基礎,輯及《文苑英華》諸書,文賦共編為十六卷,清項家達刻《初唐四杰集》即依張本校刊。后蔣清翊作《王勃全集箋注》,以項氏十六卷本為基礎,自《唐語林》、《全唐詩》、《初唐十二家集》、《韻語陽秋》及《全唐文》諸書輯補部分詩文,編為二十卷。又引證孫星衍《平津館鑒藏書記》三舊影寫本《唐四杰詩集》四卷之題記,得知此影寫本為王集最古本,張遜業本當以此為祖本。由此推知王集詩文佚亡不多;其他雜著,除張燮編入者外,馀皆佚亡。著者還引楊守敬《日本訪書志》載王勃序文三十篇,斷為《宋史·藝文志》所謂“雜序”一卷。復自羅振玉所輯《王子安集佚文》序文得知,日本正倉院所藏《王子安集》殘卷及日本富罔謙藏所藏《王子安集》,正是三十卷文集之原本。本書使用極為方便。一編在手,唐人詩文別集之成書年代、編次體例、版本源流及目前存佚殘闕等情況均可翻檢即得,于唐集之校勘整理,唐人及其詩文之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詩英華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國朝中州詩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