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棫樸①,棫樸茂盛叢生多,
薪之槱之。砍它做柴堆起它。
濟濟辟王,儀容肅敬的文王,
左右趣之②。左右以善趨助他。
濟濟辟王,儀容肅敬的文王,
左右奉璋。助祭群臣捧圭璋。
奉璋峨峨,捧璋群臣儀容盛,
髦士攸宜③。俊美賢士個個強。
淠彼涇舟④,船兒順水流涇河,
烝徒楫之⑤。眾人用槳劃著它。
周王于邁,周王出師去征伐,
六師及之。六軍踴躍追隨他。
倬彼云漢⑥,浩渺云河萬里連,
為章于天⑦。明亮燦爛布滿天
周王壽考,文王九十享高壽,
遐不作人⑧。培育人材往善遷。
追琢其章⑨,雕琢成章是表象,
金玉其相⑩。如金如玉是質量。
勉勉我王,勤勉不倦我文王,
綱紀四方。張綱立紀教四方。
(采用袁愈嫈譯詩)
[注釋]①槱(you):堆積。②趣:趨附。③髦士:英俊之士。④淠(pi):舟船行進的樣子。⑤烝:眾多。⑥倬:廣大。⑦章:花紋。
⑧遐不作人:“不”字無義。遐作人即遠作人。⑨追(dui):“雕”的假借字。⑩相:本質、品質。
[賞析]本詩的作者當為貴族官吏,他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周文王的樂育賢才、善于任人。為此,詩人在全篇之冠安排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起興:“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棫樹樸樹生長蓬勃,點燃起它的枝條則升起火焰熊熊。用這個景觀來象征周文王的育才有方、人才濟濟,事業蒸蒸日上,確實詩意洋溢。這第一章詩,展現的是一幅君臣和諧共圖大業的興旺景像。詩的第二、第三兩章分敘了在文王統御下,文臣武將的各司其事各盡其職。宗廟助祭有“奉璋峨峨”的俊士,征伐出兵則有雄健威武追隨踴躍的將士。就像眾人齊心劃槳的船兒在涇河中順利行進,一切都是那樣的協調一致、富有節奏。
詩歌進入到第四章,詩人崇敬的感情升華到了熾烈的境界。以至用“倬彼云漢,為章于天”的詩句,創作了一個極為高明華麗的比喻:文王育賢大興文治的壯舉,就如同明亮銀河在天上鋪展文采一樣,為周邦事業的興旺增添了燦爛風光。在詩的末章,詩人的聲音更為高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典麗詩句,表達了對周文王的最高敬頌;而“勉勉我王,綱紀四方”的結句,則情深意厚地寄寓著詩人對周邦、周王前程的誠摯祈望。
這首詩在寫法上是以賦體為主,同時兼用比、興二體。賦、比、興三種方法的成功運用使此詩內涵深厚、形象鮮明、風格典雅壯麗。
上一篇:《桑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椒聊》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