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皇時周。② 啊!多么壯闊啊,我們大周王朝!
陟其高山,③ 登上那巍巍高山,
嶞山喬嶽,④ 大小山岳盡收眼底,
允猶翕河。⑤ 沇水、湭水匯流入河。
敷天之下,⑥ 普天之下,
裒時之對,⑦ 無不包舉在我疆域之內,
時周之命。⑧ 承受我大周的天命!
【注】①般:旋,旋遍天下。一說,般是“昪”的假借字。昪(bian)喜樂。以“般”名篇,其義未詳。②於(wu烏):嘆美辭。皇:大。一說,美。時:是,此。③陟(zhi):攀登。④嶞:(duo):狹而長的小山。喬:高大。⑤高亨《詩經今注》:“允,借為‘沇’(yan),水名,濟水的別稱。猶,借為‘湭’(qiu酋),水名,在西周境內。翕(xi),合也。河,黃河。沇湭二水都流入黃河,所以說‘沇湭翕河’。”⑥敷(pu):遍。⑦裒(pou):高亨《詩經今注》:“‘裒’,即古‘袌’字。用衣裹物為袌,即包括之包。”“時,世也。對,封疆,邊界。裒時之對,包括當今各諸侯國的疆界。”⑧時,承。
《般》為《大武》舞曲的第四章,它是周武王巡狩祭祀山川的樂歌,詩篇充溢著對周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強盛國力和廣闊疆域的頌美。
全詩以嘆美詞“於”發端,接以形容詞“皇”,而將該句的主語“時周”置于其后,“啊!多么壯闊啊,我們大周王朝!”先聲奪人,語氣極為強烈,有攝人心魄的千鈞之力。如將詞序改變,主語提前,將詩句改作“時周皇矣”,便氣勢大減,面目全非,由此可見《般》語言藝術的高妙。
既為祭祀山川的樂歌,詩人在對周王朝發出由衷的贊美后,便接寫祭祀時登山所見。這里,嶞山喬嶽盡收眼底,沇湭入河,氣勢蒼茫,在飽覽王朝山河的壯麗景色之后,詩人不由得再一次被西周王朝疆界的廣袤無垠所震攝,又一次發出衷心贊嘆之聲:“敷天之下,裒時之對,時周之命”,既贊美了周王朝疆域的廣闊,又描繪出天下諸侯無不承受周命的大一統景象,至此,詩篇在一片嘆美聲中收束。
這首詩七句,均為四字句,首句嘆美,中間三句實寫登山所見,最后三句直抒其懷,再次頌美。全詩不用韻,形式既整飭又富于變化。
上一篇:《般》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草蟲》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