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詞· 絕妙好詞》新詩鑒賞
詞總集,七卷,續抄二卷,南宋周密編選。密(1232~1298?)字公瑾,號草窗、蕭齋⊥陽嘯翁、蘋洲、四水潛夫等,祖籍濟南(今屬山東),寓居吳興(今屬浙江)。理宗時曾為義烏令,宋亡隱居不仕,以著述為樂。工詞,曾與張炎、王沂孫等遺民互相唱和。
此書選錄南宋詞近四百篇,作者一百三十二人,始于張孝祥終于仇遠,以時人所占比重較大。周氏為婉約派詞人,所選以婉約派詞人作品為多。如姜夔詞入選十三首,吳文英十六首,史達祖十首,選自己作品達二十二首。
作品內容以寫景詠物和描寫艷情者居多。周密選錄此書大約是根據當時詞社會聚分韻填詞時的標準。南宋晚期以前是沒有這種準則的,用此標準套有成就的詞人,大多是不能入彀的。像辛棄疾、陸游入選的也是描寫春愁秋怨和詠物之作。如辛棄疾入選三首為《摸魚兒》(更能銷幾番風雨)《祝英臺近》(寶釵分)《瑞鷓鴣·梅》。陸游入選亦三首為《朝中措·梅》《烏夜啼》(金鴨余香尚暖)《烏夜啼》(紈月嫜娟素月)等。這些作品并不能代表辛、陸二人的創作成就及其主要風格。
另外此選亦有詳今略遠之病。南宋初有影響的作者朱敦儒、李清照竟無一首作品入選,而第七卷只錄編者自己及其朋輩王沂孫、趙與仁、仇遠之詞,是有互相標榜聲氣之意。入選的平庸之作亦不少,如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周氏精于音律,入選之作,大多平仄嚴謹,適于謳歌,亦為后世研究詞學者所重視,因為它們保留了宋詞聲律規范。另外入選詞人,亦包括了許多不甚著名的江湖詩人,如周晉(選三首)、趙聞禮(選五首)、江開(選二首)等。
此書宋有刻本,不傳于世。朱彝尊編纂《詞綜》尚未見此書。虞山錢曾(錢謙益族孫)述古堂有一舊抄本,乃錢謙益舊藏。錢曾之婿柯煜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錄得此書與其叔父及兄弟輩共校訂其誤,刻以流傳。后高士奇又有重訂本。乾隆間厲鶚謁選縣令入京,途經天津,寓天津水西莊查為仁家。查正為此書作箋注,二人有同好,厲鶚竟不入京,將自己為此書所作之注拿出,二書合為一書。厲氏精于南宋事典,有《南宋紀事詩》和《宋詩紀事》之作;查為仁精于詞律,故箋注質量很高。書成于乾隆十四年(1749),查為仁忽病故,其子善長、善和刻于十五年,為宛平查氏澹宜書屋刊本。查原籍海寧,是此書之選及箋注皆成于浙西人之手。厲、查箋注本,于詞人里居小傳,多有箋注,詞后附輯宋元人著述。凡有關詞中本事、詞外佚聞及諸家評論,不見于此編者則盡量錄入,以備參考,頗便省覽。
嘉慶、道光間仁和余集又從宋人雜著中輯錄周氏未收之詞為一卷,名為《續抄》。后錢塘徐楙,又以余氏所收未盡,從《武林舊事》等書中又《續抄》一卷。道光八年(1828)徐氏重刻《絕妙好詞箋》即以此二卷《續抄》附于后,則周密所引述之詞皆在此編之中。是此《續抄》亦完成于浙西文士手中,可見浙人對其鄉邦文獻之重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了道光八年徐楙刻本。1957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絕妙好詞箋》的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變雅堂遺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詞林一枝》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