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變雅堂遺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二十卷,詩十卷,清杜濬撰。濬(1611~1687)本名紹先,字于皇,號茶邨,黃岡(今屬湖北)人。明貢生,少懷壯志,中年經歷戰亂、國變,避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入清絕意仕途,過隱居生活,十分貧困,至于不能舉火燒飯。
杜氏目睹明清易代巨變,又以文章氣節自勵,故其詩多攄寫亡國之痛和表現作者淡于名利、安貧自守之作。如:“又值清明節,春晴只苦風。鄉關惟我遠,野苦與誰同。亂世紙錢薄,荒江兵馬雄。飄萍多少淚,半落酒杯中?!?《清明客瓜渚作》)“聞道三株樹,崢嶸古至今。松知秦歷短,柏感漢恩深。用盡風霜力,難移草木心。孤撐休抱恨,苦楝亦成蔭。”(《古樹》)“好是全歸日,何須作半人。雖然留視息,難以報君親。岌岌三公臂,荒荒五岳身。古交征在患,二仲獨情深。”(《遭跌傷甚秋水惕齋枉問賦謝》)這些詩大多寫得較隱晦,但作者那種寧肯挨餓受凍,不肯忘卻故國出仕作“半截人”的意識是明確的。杜氏雖然極推崇屈大均,但其傳世作品中沒有屈詩中那樣激烈的反清情緒。這固然與杜氏個性及其藝術情趣有關,也與他所生活的圈子和在清初已享大名有關。深受康熙皇帝信任的熊賜履在與杜氏信中說:“先生品地已踞絕頂,其俯視一切直如彘雞縈縈,無有超然之意。舉凡世之號得意者,大都皆先生之所哀而憫之者也。先生之本如是,故發為文章,如數家珍,自道其實,片言只字,皆足動人。目今,海內傳誦無不首肯心折,至有讀未終篇,而為之泫然泣下者,蓋三代之直在人。秉彝之良,終難澌滅,固其宜也?!?見《經義齋集》)杜濬是被清統治者看做忠于明朝的遺民樣板,可以體現和宣傳忠孝之道,因之可以允許他發一些懷念故國的感喟,但要有一定的限度,只能激發讀者的忠孝之性,不能導致對新朝的不滿。
杜詩中有許多與當時名流唱酬的詩篇,從中可見清初活動在江東一帶士大夫軼事和心態。清初一些筆記中盛傳杜為人孤介傲岸,但細讀杜濬詩中均得不出這個結論。他與清初貴官唱和的詩篇很多,如龔鼎孳、周亮工、熊賜履、王士禛、施閏章、宋琬、曹溶等。龔、周、曹都是由明入清的“貳臣”,連熊賜履都認為所謂“當時之達尊,則又吾儕之所目為敗名喪節,寡廉鮮恥,不足齒于士夫之列者”(見《經義齋集》),但杜濬與他們從容酬酢,毫不以為恥。當然在杜贈給他們的作品中也有頗能揭其所忌,而令其不安的詩章,如《周元亮南還以孝升先生送行詩見示依韻和之》組詩中除了安慰周氏幸脫囹圄之處,也指出了在異族統治朝廷中為官之難:“赫赫中山勛,謗書乃自為。功成不受爵,惟有彼蒼知。”(其四)“昔聞驚君心,今見子不論。高天與厚地,何日不飛翻?!?其六)在《龔宗伯座中贈優人扮虞姬絕句》中竟寫道:“年少當場秋思深,座中楚客最知音,八千子弟封侯去,惟有虞兮不負心。”“楚客”乃作者自謂,主人龔鼎孳是被他列入“八千子弟”之內的。這些都有些“當著和尚罵賊禿”的意味。
杜氏的《今年貧口號二十四首》組詩不僅記錄了他的貧困生活,也反映了朋友們對他的幫助。如寫其中秋節當天只食一粥,閉門而睡,柳敬亭遣人送酒送錢。第二天他看到柳的信封上還寫道:“來人受賞,我就天誅?!币鉃榫赐ぶ浪诸^拮據而對他的體諒。詩中寫道:“中秋無食戶雙扃,叩戶為誰柳敬亭。亟送酒錢仍送酒,直教明夜也休醒?!薄胺忸}凜凜太周詳,醉后重看笑一場。多少同人稱厚道,來伻未免詈商鞅?!痹妼懙秒m不太好,從中可見藝人柳敬亭與當時文人士大夫往來之密切。
杜詩以五言見長,律體尤佳,其中許多神似杜甫。如“宵行行復盡,獨此嘆難休。不耐忙中慘,惟堪靜處愁。月明垂淚夜,風急斷腸秋?;昶钦l能致,生涯非所謀”(《答緯之》)。風格沉雄悲壯,善于融情于景。
作者生前嘗自刊其集,名《變雅堂集》,包括文五卷,詩四卷為《倦游》《別興》《游攝山》《游三山》,僅錄詩一百四十余首??滴跄┠晖粲^編《杜茶村詩》三卷,錄詩二百余首。乾隆間彭湘懷、陳師晉刻《變雅堂詩鈔》八卷,輯得杜詩六百五十首。光緒黃岡沈自申刻《變雅堂遺集》詩十卷,分體而編,每體中以寫作年代為先后,集后附錄三卷,均為有關杜氏及杜集的參考資料。
有光緒甲午(1895)刊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列朝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絕妙好詞》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