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列朝詩集》新詩鑒賞
明詩總集,八十一卷,清錢謙益輯。錢氏博覽群籍,善詩能文,著作甚多,與吳梅村(偉業(yè))、龔鼎孳合稱江左詩文三大家。
此書收錄明代兩千人詩作。全書分乾、甲、乙、丙、丁、閏集,每集又分上、下或上、中、下。乾集二卷收錄明歷朝皇帝及宗室諸王作品。甲集三十三卷,收錄明初洪武(1368)到建文(1402)期間作品,此集分出甲前集,專收由元末過渡到明代諸家(多為遺老),像劉基這樣有影響的詩人便在甲前集、甲集兩次出現(xiàn),劉氏在元末所作,多哀時憤世之音,編入《覆瓿集》,此集中的作品收入甲前集;劉氏又為明朝一代宗匠,自從他參加朱元璋幕府后,詩的風格大變,其內容與藝術形式較元末有所退化,這顯然與明初的嚴酷統(tǒng)治及其與朱元璋的復雜關系有關。錢謙益說此時之詩“悲嘆窮老,咨嗟幽憂,昔年飛揚硉矹之氣,澌然無有存者,豈古之大人志士義心苦調,有非祈常竹帛可以測量其淺深者乎”!這真是“非國史家狀所能表其微者”。劉基把明建國以后的詩作編入《犁眉公集》,錢謙益把從此集所選詩作編入甲集,并冠其首,宋濂、楊維楨也兩屬。通過這種編輯,考察這些著名人士思想感情的變遷。乙集八卷收錄永樂(1403)至天順(1464)六朝詩人作品。丙集十六卷收錄成化(1465)至正德(1521)三朝詩人作品。丁集十六卷收錄嘉靖(1522)至崇禎(1644)六朝詩人作品。以上為正集。附閏集六卷,收錄高僧、道士、異人、金陵法侶名僧、香奩、宗室、內侍、青衣、傭書、無名氏、神鬼、滇南、朝鮮、日本、交趾國王,安南使臣、占城使臣之詩。這種編次大有深意,可見有明一代詩人的完整系列,又寓以明運雖然中衰,但必有中興之日,最后把具有叛逆思想的李贄列于三大異人之首,與仙佛并列,推崇備至,評論其為人說“卓老風骨棱棱,中燠外冷,參求理乘,剔膚見骨,迥絕理路,出語皆刀劍上事”,高度評價李贄的人格和其理論主張的犀利。另外也收錄一些不為人所重的孤寒之士和奴傭工者的詩篇。
錢氏編此書仿《中州集》之例以詩存人,保存有明一代文獻,為研究明詩、明史之重要參考書籍?!读谐娂分械脑S多評論以及詩人小傳中所記載的體現(xiàn)了其史識的史料都是極其寶貴的。因為書成于明亡之后,錢氏雖降清,順治三年(1646)罷歸后,有所悔恨,對清統(tǒng)治者也多有不滿,藉此書以泄之。乾隆皇帝對錢謙益極為憎惡,錢氏著作都被列為禁書,《列朝詩集》也不例外。“四庫”館臣為了迎合皇帝的這種情感,在《明詩綜》的“提要”中講到錢謙益與《列朝詩集》,說錢謙益“以記丑言偽之才,濟以黨同伐異之見,逞其恩怨,顛倒是非,黑白混淆,無復公論”。實際上“四庫”館臣所講更非公論,這些話只是當時政治氛圍的反映罷了。
現(xiàn)僅有清初絳雪軒錢氏自刊本傳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昭昧詹言》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變雅堂遺集》簡介介紹